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1.2.1 国外情况 | 第18-19页 |
1.2.2 国内情况 | 第19页 |
1.3 论文工作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21-29页 |
2.1 IPv6协议 | 第21-23页 |
2.1.1 IPv4协议的危机 | 第21-22页 |
2.1.2 IPv6协议的产生 | 第22页 |
2.1.3 IPv4/IPv6协议的区别 | 第22-23页 |
2.2 IPv6协议的优越性 | 第23-24页 |
2.3 IPv4向IPv6过渡的相关技术 | 第24-27页 |
2.3.1 双协议栈技术 | 第24-25页 |
2.3.2 隧道技术 | 第25页 |
2.3.3 协议翻译技术 | 第25-27页 |
2.3.4 三种过渡技术的比较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学院IPv6校园网络部署的需求分析 | 第29-37页 |
3.1 校园网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1.1 CERNET接入及校园网建设应用现状 | 第29-30页 |
3.1.2 校园网面临的问题 | 第30-31页 |
3.2 IPv6 校园网发展阶段和平稳过渡原则 | 第31-33页 |
3.2.1 发展阶段 | 第31-32页 |
3.2.2 平稳过渡原则 | 第32-33页 |
3.3 IPv6 校园网整体部署及技术需求 | 第33-35页 |
3.3.1 校园网核心层 | 第33-34页 |
3.3.2 校园网汇聚层 | 第34页 |
3.3.3 校园网接入层 | 第34-35页 |
3.4 无线和纯IPv6网络建设需求 | 第35-36页 |
3.4.1 基于 802.11n的无线IPv4/IPv6网络 | 第35页 |
3.4.2 纯IPv6网络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学院IPv6校园网络部署设计 | 第37-51页 |
4.1 校园网IPv4/IPv6双协议栈网络的总体部署 | 第37-39页 |
4.1.1 拓扑图 | 第37页 |
4.1.2 设备选型 | 第37-39页 |
4.2 校园网IPv6路由设计 | 第39-40页 |
4.3 校园网IPv6地址设计 | 第40-45页 |
4.3.1 校园网双协议栈网络地址规划原则 | 第40页 |
4.3.2 地址的具体划分 | 第40-45页 |
4.4 无线IPv4/IPv6和纯IPv6网络设计 | 第45-48页 |
4.4.1 基于 802.11n的无线IPv4/IPv6网络 | 第46-47页 |
4.4.2 纯IPv6网络 | 第47-48页 |
4.5 IPv6校园网安全设计 | 第48-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学院IPv6校园实验网的搭建与测试 | 第51-75页 |
5.1 IPv6实验网的设计与搭建 | 第51-53页 |
5.1.1 IPv6实验网建设设备配置方案 | 第51-52页 |
5.1.2 IPv6 实验网设计和组建目的和内容 | 第52页 |
5.1.3 IPv6实验网的地址和域名 | 第52-53页 |
5.1.4 IPv6实验网的拓扑结构 | 第53页 |
5.2 IPv6实验网双协议栈网络的联通测试 | 第53-57页 |
5.2.1 利用双协议栈技术实现IPv6实验网连接CNGI-CERNET2 | 第54-56页 |
5.2.2 IPv6实验网与CNGI-CERNET2联通性的测试 | 第56-57页 |
5.3 IPv6实验网应用服务器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 第57-67页 |
5.3.1 DNS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 | 第58-62页 |
5.3.2 DHCPv6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 | 第62-66页 |
5.3.3 IPv6 Web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 | 第66-67页 |
5.4 IPv6实验网隧道技术的仿真测试 | 第67-70页 |
5.5 IPv6实验网翻译技术的仿真测试 | 第70-73页 |
5.6 IPv6测试网页搭建 | 第7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