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家庭及其对中小学生成才的影响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家庭结构、功能与环境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北京市中小学投掷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北京市中小学投掷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北京市投掷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北京市中小学投掷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家庭因素对投掷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29-33页 |
第一节 家庭观念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家庭遗传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节 父母职业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北京市投掷后备人才培养有效发展路径的创造 | 第33-38页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转变家长的功利价值观 | 第34页 |
第二节 打造"文武兼备"新形象,转变家长对投掷的固有偏见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加大政府重视力度,提高家长对投掷训练的关注度 | 第35-36页 |
第四节 畅通人才输出机制,免除家长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 | 第36页 |
第五节 切实提高教练员水平,使家长安心的将子女予以托付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附录1 | 第39-43页 |
附录2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