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现状 | 第11-14页 |
1.1.1 临床常用侵袭性曲霉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11-12页 |
1.1.2 新兴的IA诊断方法 | 第12-14页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烟曲霉果胶裂解酶A的基因合成与原核表达 | 第16-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21页 |
2.1.1 质粒与菌株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 第16页 |
2.1.3 清来源 | 第16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16-21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烟曲霉Ply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页 |
2.2.2 烟曲霉PlyA目的基因的优化与合成 | 第21-22页 |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 第22-24页 |
2.2.4 重组PlyA蛋白的纯化 | 第24-25页 |
2.2.5 重组蛋白纯度鉴定及抗原性分析 | 第25-2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2.3.1 烟曲霉Ply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第26页 |
2.3.2 烟曲霉PlyA目的基因的优化与合成 | 第26-27页 |
2.3.3 pET28a(+)/PlyA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第27页 |
2.3.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27-28页 |
2.3.5 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 第28-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检测抗烟曲霉果胶裂解酶A抗体的ELISA方法建立 | 第30-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0页 |
3.1.2 清样本 | 第30页 |
3.1.3 溶液配置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1 PlyA重组蛋白质的制备 | 第30页 |
3.2.2 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30-31页 |
3.2.3 抗PlyA抗体检测间接ELISA法的优化 | 第31页 |
3.2.4 抗PlyA抗体检测间接ELISA法的方法学考核 | 第3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3.1 ELISA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 第31页 |
3.3.2 精密度 | 第31-32页 |
3.3.3 阻断试验 | 第32页 |
3.4 讨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ELISA方法检测抗PlyA抗体对IA诊断价值的评估 | 第34-4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4.1.1 血清标本来源 | 第34页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4.2.1 烟曲霉PlyA、TR和DPPV重组蛋白的制备 | 第35页 |
4.2.2 人血清抗PlyA抗体的测定 | 第35页 |
4.2.3 临界值的确定 | 第35页 |
4.2.4 抗烟曲霉TR、DPPV抗体测定 | 第35页 |
4.2.5 统计学分析 | 第3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4.3.1 临界值的确定 | 第35页 |
4.3.2 IA患者血清抗PlyA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4.3.3 三种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联合诊断的价值 | 第37-38页 |
4.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40-4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0页 |
5.2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56页 |
附录A 烟曲霉PlyA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45-50页 |
附录B 烟曲霉PlyA基因合成图 | 第50-53页 |
附录C IA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抗PlyA、抗TR和抗DPPV检测结果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的会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