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文献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实地调研 | 第12页 |
1.3.3 分析总结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论文框架与结构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5.2 论文结构 | 第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第19-35页 |
2.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2 历史文化村镇地域分布 | 第20-21页 |
2.1.3 古村镇的类型和特点 | 第21-22页 |
2.1.4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原则和目标 | 第22-24页 |
2.1.5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内容 | 第24-26页 |
2.1.6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 | 第26-27页 |
2.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实践 | 第27-34页 |
2.2.1 国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实践 | 第27-30页 |
2.2.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实践 | 第30-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天津历史文化村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53页 |
3.1 天津历史文化村镇形成原因及分布 | 第35-40页 |
3.1.1 海洋因素及其分布 | 第35-36页 |
3.1.2 军事因素及其分布 | 第36-37页 |
3.1.3 漕运因素及其分布 | 第37-38页 |
3.1.4 皇家因素及其分布 | 第38-39页 |
3.1.5 近现代化因素及其分布 | 第39-40页 |
3.2 天津市村镇风貌格局与特色 | 第40-47页 |
3.2.1 综合型村镇 | 第41页 |
3.2.2 渔村型村镇 | 第41-42页 |
3.2.3 军事型村镇 | 第42-44页 |
3.2.4 商贸集镇型村镇 | 第44-45页 |
3.2.5 守陵村镇 | 第45-46页 |
3.2.6 农业村镇 | 第46-47页 |
3.2.7 近现代村镇 | 第47页 |
3.3 天津历史文化村镇现状 | 第47-49页 |
3.3.1 建筑高度控制得体 | 第47-48页 |
3.3.2 空间格局保存较好 | 第48页 |
3.3.3 整体拆除现象普遍 | 第48-49页 |
3.3.4 建筑遗存分布零散 | 第49页 |
3.4 天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3.4.1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3.4.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天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及发展策略研究 | 第53-65页 |
4.1 分类保护内容与要求 | 第53-57页 |
4.1.1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内容与要求 | 第54-55页 |
4.1.2 天津市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内容与要求 | 第55-56页 |
4.1.3 天津市特色村镇保护内容与要求 | 第56-57页 |
4.2 发展模式 | 第57-58页 |
4.2.1 以旅游为发展导向 | 第57页 |
4.2.2 以公共服务为发展导向 | 第57-58页 |
4.2.3 以居住为发展导向 | 第58页 |
4.3 发展策略 | 第58-61页 |
4.3.1 渔村发展策略 | 第58-59页 |
4.3.2 军事村镇发展策略 | 第59页 |
4.3.3 商贸集镇发展策略 | 第59-60页 |
4.3.4 守陵村发展策略 | 第60-61页 |
4.4 村镇保护执行机制研究 | 第61-63页 |
4.4.1 更新遗产保护体系,完善法律制度 | 第61页 |
4.4.2 明确管理机构 | 第61-62页 |
4.4.3 建立多方监督机制 | 第62页 |
4.4.4 拓展资金来源 | 第62页 |
4.4.5 完善人才机制,提升业务水平 | 第62-63页 |
4.4.6 鼓励公众参与,发挥民间力量 | 第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实例探究: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 第65-79页 |
5.1 杨柳青镇概况 | 第65-66页 |
5.2 历史文化价值 | 第66-68页 |
5.2.1 历史沿革 | 第66-67页 |
5.2.2 杨柳青镇主要文化载体 | 第67-68页 |
5.3 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5.3.1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68-69页 |
5.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9-70页 |
5.4 保护研究 | 第70-77页 |
5.4.1 保护内容与保护框架 | 第70-71页 |
5.4.2 保护范围划定 | 第71页 |
5.4.3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第71-73页 |
5.4.4 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保护 | 第73-76页 |
5.4.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76页 |
5.4.6 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利用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