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路大鼓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1章 东路大鼓概述 | 第14-23页 |
1.1 东路大鼓的历史渊源 | 第14-16页 |
1.2 东路大鼓名称的由来 | 第16-17页 |
1.3 主要传承地——滨州概况 | 第17-18页 |
1.3.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7-18页 |
1.3.2 人文环境 | 第18页 |
1.4 东路大鼓的历史进程 | 第18-21页 |
1.5 东路大鼓的主要传承人及传承谱系 | 第21-23页 |
第2章 东路大鼓的艺术特点 | 第23-37页 |
2.1 东路大鼓的演出书目 | 第23-25页 |
2.2 演出形式 | 第25-26页 |
2.3 东路大鼓的服装与道具 | 第26-27页 |
2.4 东路大鼓的伴奏乐器及音乐 | 第27-31页 |
2.4.1 伴奏乐器 | 第27-30页 |
2.4.2 伴奏音乐 | 第30-31页 |
2.5 东路大鼓的板式及唱腔 | 第31-34页 |
2.6 东路大鼓的唱词结构与韵辙 | 第34-37页 |
2.6.1 唱词的基本结构 | 第34-35页 |
2.6.2 唱词的韵辙 | 第35-37页 |
第3章 民俗活动中的东路大鼓 | 第37-44页 |
3.1 胡集灯节书会 | 第37-41页 |
3.2 北镇书场 | 第41-42页 |
3.3 民间请书习俗 | 第42页 |
3.4 其他演出活动 | 第42-44页 |
第4章 东路大鼓的传承保护对策 | 第44-49页 |
4.1 东路大鼓的价值体现 | 第44-45页 |
4.2 东路大鼓的传承现状 | 第45-46页 |
4.2.1 传承人的缺乏 | 第45页 |
4.2.2 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 传承保护对策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