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汽车轻量化研究方法及零部件轻量化设计方案 | 第14-20页 |
2.1 轻量化研究途径 | 第14-15页 |
2.1.1 结构优化设计 | 第14-15页 |
2.1.2 运用新型材料进行轻量化 | 第15页 |
2.1.3 利用先进的制造工艺进行轻量化 | 第15页 |
2.2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5-16页 |
2.3HyperMesh软件简介 | 第16-17页 |
2.4 脚踏板结构分析 | 第17页 |
2.5 蓄电池箱体支架结构分析 | 第17-18页 |
2.6 轻量化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建立零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20-27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3.1.1 脚踏板几何模型建立 | 第20-21页 |
3.1.2 蓄电池箱体支架模型建立 | 第21页 |
3.2 脚踏板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1-24页 |
3.2.1 脚踏板网格划分 | 第21-22页 |
3.2.2 脚踏板附加材料属性 | 第22页 |
3.2.3 脚踏板工况选取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2-24页 |
3.3 蓄电池箱体支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6页 |
3.3.1 蓄电池箱体支架网格划分 | 第24-25页 |
3.3.2 蓄电池箱体支架附加材料属性 | 第25页 |
3.3.3 蓄电池箱体支架工况选取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脚踏板的有限元分析和改进 | 第27-39页 |
4.1 脚踏板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27-33页 |
4.1.1 静载条件下有限元分析 | 第27-28页 |
4.1.2 工况一有限元分析 | 第28-30页 |
4.1.3 工况二有限元分析 | 第30-31页 |
4.1.4 工况三有限元分析 | 第31-32页 |
4.1.5 工况四有限元分析 | 第32-33页 |
4.2 铝合金脚踏板有限元分析 | 第33-37页 |
4.2.1 优化后工况一有限元分析 | 第33-34页 |
4.2.2 优化后工况二有限元分析 | 第34-35页 |
4.2.3 优化后工况三有限元分析 | 第35-36页 |
4.2.4 优化后工况四有限元分析 | 第36-37页 |
4.3 脚踏板优化前后比较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5 蓄电池箱体支架的有限元分析和改进 | 第39-44页 |
5.1 蓄电池箱体支架有限元分析 | 第39-41页 |
5.1.1 蓄电池箱体支架静载下有限元分析 | 第39-40页 |
5.1.2 蓄电池箱体支架颠簸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0-41页 |
5.1.3 蓄电池箱体支架刹车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1页 |
5.2 蓄电池箱体支架轻量化改进及有限元分析 | 第41-42页 |
5.3 蓄电池箱体支架改进前后对比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4页 |
6.2 展望研究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