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第12-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结构框架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ALI法及修正的WALI法第13-14页
        1.3.2 描述统计性分析第14页
        1.3.3 多元回归分析法和稳健性检验第14页
        1.3.4 VAR模型、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14页
        1.3.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14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2页
    2.1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文献第15-18页
        2.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2.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度量方法第16-18页
    2.2 贸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文献第18-19页
        2.2.1 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影响第18页
        2.2.2 对外开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18-19页
    2.3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相关文献第19-21页
        2.3.1 民航运输业与产业结构第19页
        2.3.2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产生的影响第19-21页
    2.4 总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机制分析第22-31页
    3.1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分析第22-26页
        3.1.1 优化资源配置第22-23页
        3.1.2 促进进出口第23-24页
        3.1.3 促进技术进步第24-25页
        3.1.4 促进产业关联效应第25-26页
        3.1.5 促进供需均衡第26页
    3.2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的机制分析第26-30页
        3.2.1 制度变迁效应第27-28页
        3.2.2 贸易结构优化效应第28-29页
        3.2.3 产业的扩散效应第29页
        3.2.4 后向关联效应第29-30页
    3.3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及测量第31-53页
    4.1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内涵和现状第31-34页
        4.1.1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内涵第31页
        4.1.2 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现状第31-34页
    4.2 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测量第34-41页
        4.2.1 中国双边航空运输自由化指数测量第34-39页
        4.2.2 中国整体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指数的测量第39-41页
    4.3 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41-48页
        4.3.1 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第41-42页
        4.3.2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42-48页
    4.4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测量第48-53页
        4.4.1 产业结构合理化测量第48-50页
        4.4.2 产业结构高级化测量第50-53页
第五章 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第53-75页
    5.1 变量选取和多元回归模型构建第53-60页
        5.1.1 变量选取第53-56页
        5.1.2 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多元回归模型设定第56-60页
    5.2 多元回归分析第60-66页
        5.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60-61页
        5.2.2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第61-64页
        5.2.3 稳健性检验第64-66页
    5.3 基于VAR模型下的分析和检验第66-75页
        5.3.1 VAR模型的建立第66-67页
        5.3.2 基于VAR模型下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67-69页
        5.3.3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69-75页
第六章 世界范围内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第75-81页
    6.1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第75-77页
        6.1.1 变量选取第75-77页
        6.1.2 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模型设定第77页
    6.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77-79页
        6.2.1 TL、WALI、LnPCS、TIE的回归结果第77-78页
        6.2.2 IS、WALI、LnPCS、TIE的回归结果第78-79页
    6.3 稳健性检验第79-8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第81-84页
    7.1 研究结论第81-83页
    7.2 启示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腺癌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及重要功能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家庄市XX职业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