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环境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 | 第10-13页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10页 |
1.1.2 内分泌干扰物及其特点、种类 | 第10-11页 |
1.1.3 双酚A特点、性质、迁移转化 | 第11-13页 |
1.1.4 双酚A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页 |
1.2 过氧化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1.2.1 过氧化钙性质 | 第14页 |
1.2.2 过氧化钙在环境修复中应用进展 | 第14-16页 |
1.3 过氧化钙氧化技术进展 | 第16-20页 |
1.3.1 芬顿氧化的介绍 | 第16-17页 |
1.3.2 芬顿氧化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3.3 基于过氧化钙氧化技术的研究 | 第19-20页 |
1.4 释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1 释氧化合物介绍 | 第20页 |
1.4.2 释氧化合物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Fe~(3+)化CaO_2氧化降解BPA废水 | 第24-4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2.1.2 氧化实验 | 第24页 |
2.1.3 不同催化剂、氧化剂对BPA降解的影响 | 第24-25页 |
2.1.4 不同试剂投加量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1.5 清扫剂及水体中各种离子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1.6 HPLC法测定BPA浓度 | 第25-2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6-39页 |
2.2.1 不同氧化剂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2 Fe~(3+)和Fe~(2+)对CaO_2的催化效果 | 第27-28页 |
2.2.3 CaO_2投加量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4 Fe~(3+)投加量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5 CaO_2和Fe~(3+)投加量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6 温度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7 不同阴离子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32-37页 |
2.2.8 清扫剂的影响 | 第37-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CaO_2氧化过程中应用Fe~(3+)的减量化 | 第40-5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1.1 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3.1.2 不同螯合剂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1.3 低浓度Fe~(3+)实验 | 第40-41页 |
3.1.4 铁泥回用实验 | 第41页 |
3.1.5 产物分析实验 | 第4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3页 |
3.2.1 螯合剂对BPA降解率的影响 | 第41-44页 |
3.2.2 低浓度Fe~(3+)条件下BPA降解率 | 第44-47页 |
3.2.3 铁泥回用 | 第47-50页 |
3.2.4 CaO_2氧化降解BPA的产物分析 | 第50-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CaO_2缓释氧剂的无水制备和环境微生物修复 | 第54-6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4.1.2 缓释氧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55页 |
4.1.3 释氧实验 | 第55-56页 |
4.1.4 微生物降解实验 | 第56页 |
4.1.5 微生物对BPA的降解 | 第56-5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4.2.1 缓释氧剂的释氧性能 | 第57-58页 |
4.2.2 缓释氧剂的表征 | 第58-59页 |
4.2.3 硬脂酸含量对释氧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缓释剂对水体pH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5 缓释剂应用于微生物供氧 | 第61-63页 |
4.2.6 BPA降解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