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6页 |
1.1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概述 | 第11-12页 |
1.1.1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特点 | 第11页 |
1.1.3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国外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2 国内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赤峰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第16-28页 |
2.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第16-17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6页 |
2.3.1 赤峰地区物种组成与优势物种分析 | 第18-24页 |
2.3.2 赤峰地区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24-25页 |
2.3.3 赤峰地区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 | 第25-26页 |
2.5 讨论 | 第26页 |
2.6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赤峰地区野生观赏地被植物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 第28-45页 |
3.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第28页 |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28-31页 |
3.2.1 确定评价方法 | 第28页 |
3.2.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3.2.3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第30-31页 |
3.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1页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1-42页 |
3.3.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第31-34页 |
3.3.2 赤峰地区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第34-42页 |
3.4 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 第42-43页 |
3.5 讨论 | 第43页 |
3.6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48页 |
4.1 结论 | 第45页 |
4.2 建议 | 第45-48页 |
4.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 | 第45-46页 |
4.2.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Ⅰ 赤峰地区植物名录 | 第53-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