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模拟流场流固耦合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拉格朗日方法 | 第11-12页 |
·欧拉方法 | 第12-13页 |
·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 第13-14页 |
·模拟流场自由表面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拉格朗日方法 | 第15页 |
·欧拉方法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思路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本的Navier-Stokes 方程求解器 | 第18-30页 |
·有限差分方法 | 第18-22页 |
·均匀笛卡尔网格下的有限差分格式 | 第19-21页 |
·非均匀笛卡尔网格下的有限差分格式 | 第21-22页 |
·投影法 | 第22-23页 |
·对流项与粘性项 | 第23-25页 |
·守恒型与非守恒型的对流项方程 | 第23-24页 |
·对流项方程的离散格式 | 第24-25页 |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25-29页 |
·亥姆赫兹方程的计算 | 第25-27页 |
·泊松方程的计算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流场内流固耦合的处理方法 | 第30-44页 |
·浸入边界法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非直接力浸入边界法 | 第31-32页 |
·直接力浸入边界法 | 第32页 |
·浸入边界与流场的联系 | 第32-35页 |
·拉格朗日力源项F 的外推与欧拉节点信息的插值 | 第33-35页 |
·欧拉力源项f 的插值 | 第35页 |
·直接力浸入边界法 | 第35-41页 |
·浸入边界的描述 | 第36-37页 |
·建立拉格朗日节点与欧拉节点间的联系 | 第37-39页 |
·力源项的构造 | 第39页 |
·双线性内插值格式 | 第39-41页 |
·浸入边界表面力的计算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流场自由表面的处理方法 | 第44-54页 |
·VOF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4页 |
·液面重构技术 | 第44-46页 |
·SLIC 液面重构技术 | 第45页 |
·PLIC 液面重构技术 | 第45-46页 |
·液面追踪技术 | 第46-47页 |
·拉格朗日推进法 | 第46页 |
·欧拉推进法 | 第46-47页 |
·VOF 方法的实现 | 第47-52页 |
·自由液面法向矢量的计算 | 第47-48页 |
·斜线系数的计算 | 第48-50页 |
·体积变量的更新 | 第50-52页 |
·自由液面压力边界条件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造波与消波 | 第54-59页 |
·造波与消波的常用方法 | 第54-55页 |
·边界造波法 | 第55-56页 |
·波浪理论 | 第55-56页 |
·入射边界的设置 | 第56页 |
·边界消波法与海绵阻尼层消波法 | 第56-58页 |
·边界消波法 | 第57页 |
·海绵阻尼层消波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带自由表面粘性数值流场流固耦合的验证与模拟 | 第59-75页 |
·动边界流固耦合的验证 | 第59-62页 |
·自由表面造波与消波的验证 | 第62-68页 |
·简谐波 | 第62-66页 |
·孤立波 | 第66-68页 |
·孤立波越方型潜堤数值模拟 | 第68-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课题的小结与评价 | 第75-76页 |
课题的展望与设想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