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第14-15页 |
1.4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 第15-17页 |
1.4.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4.2 范围界定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7-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3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哈尔滨城市住区水体配置现状调研及测试分析 | 第20-37页 |
2.1 城市住区水体配置调研分析 | 第20-28页 |
2.1.1 水体配置现状调研 | 第20-22页 |
2.1.2 水体配置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2.1.3 水体配置形式分类 | 第23-28页 |
2.2 城市住区水体对微气候影响的实测分析 | 第28-32页 |
2.2.1 测试内容确定 | 第28页 |
2.2.2 测试地点选择 | 第28-30页 |
2.2.3 测试仪器选取 | 第30-31页 |
2.2.4 测试方法说明 | 第31-32页 |
2.3 实地调研测试数据整理分析 | 第32-36页 |
2.3.1 住区各测点温度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2.3.2 住区各测点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2.3.3 住区各测点风速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水体及其不同面积比例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37-55页 |
3.1 模拟软件的选择与验证 | 第37-44页 |
3.1.1 模拟软件分析选择 | 第37-38页 |
3.1.2 ENVI-met软件介绍 | 第38-40页 |
3.1.3 模拟软件有效性验证 | 第40-44页 |
3.2 水体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44-47页 |
3.2.1 水体对住区温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3.2.2 水体对住区相对湿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 水体面积比例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47-54页 |
3.3.1 水体不同面积比例对温湿度影响模拟 | 第48-51页 |
3.3.2 水体不同面积对温湿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水体形态及位置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55-86页 |
4.1 住区水体形态类型分析 | 第55-58页 |
4.1.1 集中式水体 | 第55-56页 |
4.1.2 分散式水体 | 第56-57页 |
4.1.3 边流式水体 | 第57-58页 |
4.2 集中式水体配置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58-66页 |
4.2.1 水体位置对温湿度影响模拟 | 第58-63页 |
4.2.2 不同位置水体对温湿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3 分散式水体配置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66-72页 |
4.3.1 水体分散程度对温湿度影响模拟 | 第66-69页 |
4.3.2 不同分散程度水体对温湿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69-72页 |
4.4 边流式水体配置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72-79页 |
4.4.1 水体位置对温湿度影响模拟 | 第72-76页 |
4.4.2 不同位置水体对温湿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76-79页 |
4.5 不同形式的水体配置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第79-84页 |
4.5.1 水体配置形式对温湿度的影响模拟 | 第79-81页 |
4.5.2 不同配置形式水体对温湿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81-84页 |
4.6 哈尔滨城市住区水体配置设计策略 | 第84-8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