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蓝靛果忍冬叶片发育的数量信息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植物个体发育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植物叶片发育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1.2 植物发育的位置与数量信息理论 | 第11-12页 |
1.2 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叶片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1 单子叶植物叶片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2 双子叶植物叶片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叶片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3-16页 |
1.3.1 叶片的基本形态 | 第13-14页 |
1.3.2 叶片的基本解剖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玉米与蓝靛果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1.4.1 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页 |
1.4.2 蓝靛果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材料 | 第18页 |
2.1.1 玉米的培养方法及取样过程 | 第18页 |
2.1.2 蓝靛果忍冬的培养方法及取样过程 | 第18页 |
2.2 方法 | 第18-22页 |
2.2.1 玉米叶片解剖学性状的测定 | 第18-20页 |
2.2.2 蓝靛果叶片解剖学性状的测定 | 第20-22页 |
2.3 测微尺的校正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5页 |
3.1 玉米叶片形态解剖学性状的量化指标 | 第23-33页 |
3.1.1 叶片形态解剖性状的量化指标 | 第23-32页 |
3.1.2 玉米叶片发育的数量信息 | 第32-33页 |
3.2 蓝靛果忍冬叶片形态解剖学性状的量化指标 | 第33-44页 |
3.2.1 叶片形态解剖学性状的量化指标 | 第33-43页 |
3.2.2 蓝靛果忍冬叶片发育的数量信息 | 第43-44页 |
3.3 玉米与蓝靛果叶片发育数量信息的比较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4.1 气孔的发育 | 第45页 |
4.2 叶片微脉岛内微管组织分化机理 | 第45页 |
4.3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生长发育 | 第45-46页 |
4.4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生长发育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