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期货 | 第15页 |
1.3.2 黄金期货 | 第15-16页 |
1.3.3 价格形成机制 | 第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页 |
2 国内外黄金期货市场 | 第17-25页 |
2.1 国外主要黄金期货市场 | 第17-20页 |
2.1.1 美国黄金期货市场概况 | 第17-18页 |
2.1.2 日本黄金期货市场概况 | 第18-19页 |
2.1.3 印度黄金期货市场概况 | 第19-20页 |
2.2 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体系 | 第20-25页 |
2.2.1 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1页 |
2.2.2 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 第21-22页 |
2.2.3 中国黄金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3 黄金期货价格形成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3.1 套期保值论 | 第25-27页 |
3.2 无套利均衡论 | 第27页 |
3.3 市场微观论 | 第27页 |
3.4 信息不对称论 | 第27-28页 |
4 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实证究 | 第28-35页 |
4.1 我国黄金期货价格与黄金现货价格的关系实证研究 | 第28-31页 |
4.1.1 ADF单位根检验 | 第28-29页 |
4.1.2 协整检验 | 第29页 |
4.1.3 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法 | 第29-30页 |
4.1.4 共同因子贡献法 | 第30-31页 |
4.2 我国黄金期货价格与国际黄金期货价格的关系实证研究 | 第31-33页 |
4.2.1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2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32页 |
4.2.3 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法 | 第32-33页 |
4.3 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结论 | 第33-35页 |
5 问题和建议 | 第35-39页 |
5.1 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现存问题 | 第35-36页 |
5.2 完善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发展的建议 | 第36-39页 |
5.2.1 降低整体黄金市场参与门槛,大量引进境外投资者 | 第36-37页 |
5.2.2 推出新的黄金期货品种 | 第37页 |
5.2.3 提高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整体功能效率,扩大国际知名度 | 第37页 |
5.2.4 促进个人投资黄金期货业务,积极培育投资者 | 第37-38页 |
5.2.5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目标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和注释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