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詹姆斯·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理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本文研究的特色及方法第16-19页
        (一) 研究重点及特色第16-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一章 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缘起和指向第19-29页
    一、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基础第19-21页
        (一)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第19-20页
        (二) 蓬勃发展的环境运动第20-21页
    二、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一)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重构”的理论前提第21-23页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重构”的理论支撑第23-25页
    三、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指向:生态学社会主义第25-29页
        (一) 什么是“生态学社会主义”第25-26页
        (二) 建立生态学社会主义社会的路径第26-29页
第二章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第29-35页
    一、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生态学的理论空场第29-31页
        (一) 现代自然观的理论困境第29-30页
        (二) 历史唯物主义缺乏“生态感受性”第30-31页
    二、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联姻”第31-35页
        (一) 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相互补充第31-33页
        (二) 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的“联姻”何以可能第33-35页
第三章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第35-46页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的拓展第35-38页
        (一) 生产力的自然和文化维度的拓展第35-37页
        (二) 生产关系的自然和文化维度的拓展第37-38页
    二、“自然、文化与社会劳动三位一体”的新自然观和历史观第38-40页
        (一) 重申“社会劳动”概念的内涵第38-39页
        (二) 自然、文化和社会劳动的辩证统一第39-40页
    三、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理论第40-46页
        (一) 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的实质第40-44页
        (二) 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的关系第44-46页
第四章 对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第46-58页
    一、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意义第46-50页
        (一) 对补充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意义第46-48页
        (二)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意义第48-49页
        (三)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第49-50页
    二、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50-58页
        (一) 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第51-53页
        (二) 陷入了折衷主义和多元决定论第53-55页
        (三) 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空想性第55-58页
结语第58-5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树林群落恢复过程中林下更新、土壤与水质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空地一体化快速成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