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4页 |
1.5.2 研究难点 | 第14页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概况 | 第15-21页 |
2.1 中国水彩的沿革与发展 | 第15-17页 |
2.2 中国近三十年水彩画面貌 | 第17-18页 |
2.3 中国近三十年意象水彩现状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图式语言 | 第21-32页 |
3.1 点、线、面的构成语言 | 第21-24页 |
3.2 抽象符号和意象肌理的表现语言 | 第24-29页 |
3.2.1 抽象符号的表现语言 | 第24-26页 |
3.2.2 意象肌理的表现语言 | 第26-29页 |
3.3 巧妙布“白”的造境语言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水色语言 | 第32-36页 |
4.1“水”的语言 | 第32-33页 |
4.2“色”的语言 | 第33-36页 |
第五章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媒材及技法语言 | 第36-49页 |
5.1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媒材语言 | 第36-40页 |
5.1.1 传统媒材语言 | 第36-37页 |
5.1.2 现代媒材语言 | 第37-40页 |
5.2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技法语言 | 第40-49页 |
5.2.1 常规技法语言 | 第40-43页 |
5.2.1.1 干、湿画法 | 第40-42页 |
5.2.1.2 笔法、线条的运用技法 | 第42-43页 |
5.2.2 特殊技法语言 | 第43-49页 |
5.2.2.1 乳胶、油画刀技法 | 第44-45页 |
5.2.2.2 异形纸片遮色与图形对印技法 | 第45-47页 |
5.2.2.3 丝网漏印、套印等版画技法的借鉴 | 第47-49页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情感与审美 | 第49-58页 |
6.1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情感 | 第49-51页 |
6.1.1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画家对社会和生活的人文关怀 | 第49-50页 |
6.1.2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画家的自我存在意识的体现 | 第50-51页 |
6.2 中国当代意象水彩的审美 | 第51-58页 |
6.2.1 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影响 | 第51-53页 |
6.2.2 中国现代水墨绘画形式美相关法则的借鉴 | 第53-55页 |
6.2.3 西方绘画艺术观念的吸收运用 | 第55-58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