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7页 |
·桥梁震害概述 | 第13-15页 |
·考虑强余震对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影响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基于能量和位移双指标评估大跨度拱桥抗震性能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桥梁抗震设计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能量反应分析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强余震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单自由度的能量反应分析 | 第26-48页 |
·引言 | 第26页 |
·能量反应方程和求解 | 第26-28页 |
·能量方程 | 第26-28页 |
·能量方程的求解 | 第28页 |
·单自由度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地震三要素的影响分析 | 第31-41页 |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 第31-36页 |
·地震动持时的影响 | 第36-38页 |
·地震动频谱的影响 | 第38-41页 |
·强余震对单自由度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41-47页 |
·强余震波的确定 | 第41-42页 |
·等效地震波的确定 | 第42-45页 |
·强余震对桥墩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自由度的能量、位移和内力反应分析 | 第48-81页 |
·模型及分析方法概述 | 第48-50页 |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50-58页 |
·地震波的选择 | 第50-52页 |
·位移和内力响应结果 | 第52-54页 |
·能量响应结果 | 第54-58页 |
·桥墩墩高和配筋率对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58-70页 |
·墩高对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桥墩配筋率对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65-70页 |
·强余震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70-79页 |
·等效地震法分析结果 | 第71-75页 |
·主余震法分析结果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考虑强余震影响的连续刚构桥双指标破损指数模型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页 |
·连续刚构桥在主余震作用下的破损指数 | 第81-84页 |
·考虑强余震影响的双指标破损指数模型 | 第84-94页 |
·等效地震法求a、b | 第84-87页 |
·采用主余震法求a、b | 第87-90页 |
·两种修正公式对比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科技服务项目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