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创作中的“情志”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二、题目阐释与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一)题目阐释 | 第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纳兰性德及其“情志”思想概述 | 第13-20页 | 
| 一、纳兰性德的身世与著作 | 第13-14页 | 
| 二、纳兰性德“情志”思想概述 | 第14-20页 | 
| (一)纳兰性德“情志”思想的核心 | 第14-16页 | 
| (二)纳兰性德“情志”思想的特性 | 第16-20页 | 
| 第二章 纳兰性德“情志”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20-28页 | 
| 一、个人经历 | 第20-21页 | 
| 二、社会原因 | 第21-23页 | 
| 三、理论渊源 | 第23-28页 | 
| (一)情志合一 | 第23-25页 | 
| (二)清初历史背景下的文学观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纳兰性德“情志”思想在创作中的表现 | 第28-45页 | 
| 一、内容上崇尚“真情”、“真景” | 第28-32页 | 
| (一)崇尚三百篇的现实主义精神 | 第28-30页 | 
| (二)力主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 第30-32页 | 
| 二、手法上以“抒真情”为第一旨归 | 第32-38页 | 
| (一)比兴寄情 | 第32-34页 | 
| (二)用典抒情 | 第34-36页 | 
| (三)因情生韵 | 第36-38页 | 
| 三、风格上对“情”的执着追求 | 第38-45页 | 
| (一)蕴藉含蓄 | 第38-40页 | 
| (二)豪迈风骨 | 第40-42页 | 
| (三)瘦狂韵致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