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 | 第10-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发展动态分析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证人证言的价值及其立法现状 | 第13-15页 |
2.1 证人证言的价值及实践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2.2 我国证人证言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第3章 我国证人证言制度的缺陷 | 第15-21页 |
3.1 我国现行证人制度立法缺陷 | 第15-19页 |
3.1.1 民事诉讼证人资格立法不完善 | 第15-16页 |
3.1.2 民事诉讼证人询问制度立法不完善 | 第16-17页 |
3.1.3 民事诉讼证人证言认证程序立法不完善 | 第17页 |
3.1.4 民事诉讼证人权利保障制度立法不完善 | 第17-18页 |
3.1.5 民事诉讼证人责任制度立法不完善 | 第18-19页 |
3.2 我国现行证人制度司法实践缺陷 | 第19-21页 |
3.2.1 社会影响造成证人作证环境的缺失 | 第19页 |
3.2.2 法律从业者观念陈旧,影响司法实践效果 | 第19-21页 |
第4章 国外证人证言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21-30页 |
4.1 证人的资格 | 第21-22页 |
4.2 证人证言的质证方式——交叉询问制与职权审问制 | 第22-25页 |
4.3 证人的权利及其法律保障 | 第25-26页 |
4.3.1 证人的拒证权 | 第25页 |
4.3.2 证人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 | 第25-26页 |
4.3.3 证人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 | 第26页 |
4.4 证人的义务及其法律规制 | 第26-30页 |
4.4.1 证人出庭作证的传唤制度 | 第26-27页 |
4.4.2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制裁 | 第27-28页 |
4.4.3 证人的宣誓义务 | 第28页 |
4.4.4 伪证的制裁 | 第28-30页 |
第5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制度的完善 | 第30-43页 |
5.1 完善民事诉讼证人证言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30页 |
5.2 提高证人诉讼地位,维护证人人格尊严 | 第30-31页 |
5.3 完善证人作证资格制度 | 第31-32页 |
5.4 完善证人证言的质询程序 | 第32-35页 |
5.4.1 完善证人申请告知制度,避免造成庭审中的证据突袭 | 第32页 |
5.4.2 明确询问证人的顺序 | 第32-33页 |
5.4.3 加强询问过程中司法人员对不当询问的控制 | 第33页 |
5.4.4 对诱导性询问进行合理采信 | 第33-34页 |
5.4.5 确立法庭指挥下的交叉询问的质证模式 | 第34-35页 |
5.5 完善证人权益保障制度 | 第35-39页 |
5.5.1 设立拒绝作证权 | 第35-37页 |
5.5.2 完善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受保护权 | 第37-39页 |
5.6 完善证人责任制度 | 第39-43页 |
5.6.1 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 第39-40页 |
5.6.2 完善伪证行为的惩罚制度 | 第40-41页 |
5.6.3 完善证人证言保证书制度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