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页
        一、政策背景第8页
        二、现实背景第8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一、研究目的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0-13页
        一、研究对象第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12页
        三、技术路线图第12-13页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第17-19页
第二章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研究第19-29页
    第一节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第19-23页
        一、普查工作完成情况第19页
        二、项目名录建设情况第19-22页
        三、抢救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第22-23页
        四、生产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第23页
    第二节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第23-27页
        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建设情况第23-25页
        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内容第25-26页
        三、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方式第26-27页
    第三节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第27-29页
        一、传播活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第27页
        二、传播场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第27页
        三、大众传媒助力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播第27-29页
第三章 广东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第29-46页
    第一节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第29页
        一、科学实用性原则第29页
        二、系统性原则第29页
        三、精炼性原则第29页
        四、可操作性原则第29页
    第二节 专家访谈实施第29-31页
        一、专家访谈的基本情况第30页
        二、专家访谈的内容第30页
        三、专家访谈的成果及应用第30-31页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第31-33页
    第四节 德尔菲专家咨询实施情况第33-42页
        一、德尔菲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第33-34页
        二、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第34-35页
        三、问卷信效度分析第35-36页
        四、指标遴选的结果第36-42页
    第五节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2-46页
        一、构建判断矩阵第42页
        二、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第42页
        三、计算权重系数第42-46页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第46-53页
    第一节 分析与讨论第46-49页
        一、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组织机制不完善第46-47页
        二、保护经费相对不足,保护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第47页
        三、保存以物理保存为主,数字化程度低第47页
        四、多种保护方式有机结合,但具有明显短板第47-48页
        五、传承工作有序进行,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48-49页
        六、传播途径单一,需要加大多方位传播力度第49页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第49-53页
        一、政策与支持方面第50页
        二、保存与保护方面第50-51页
        三、传承与传播方面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9页
致谢第69-70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高中数学最值问题解题通法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榆林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