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1 研究内容第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16-17页
        1.3.1 研究创新点第16页
        1.3.2 研究不足第16-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7页
    2.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第17-22页
        2.1.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内涵第17-18页
        2.1.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动力机理第18-20页
        2.1.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第20-22页
    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综述第22-24页
        2.2.1 全国层面的实证研究第22-23页
        2.2.2 省份层面的实证研究第23页
        2.2.3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第23-24页
    2.3 文献述评第24-27页
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7-31页
    3.1 基于协同学第27-28页
    3.2 基于核心竞争力第28-29页
    3.3 基于博弈论第29-31页
4.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31-39页
    4.1 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第31-33页
    4.2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第33-36页
    4.3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第36-39页
        4.3.1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第36页
        4.3.2 与外部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第36-37页
        4.3.3 两者在发展水平和供需上是否协调第37-39页
5.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实证研究第39-59页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39-40页
    5.2 DEA-GRA双层模型的构建第40-44页
        5.2.1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第40-41页
        5.2.2 GRA灰色关联法第41-43页
        5.2.3 DEA-GRA双层模型构建第43-44页
    5.3 基于DEA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44-53页
        5.3.1 指标选取第44页
        5.3.2 数据来源第44-45页
        5.3.3 制造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45-50页
        5.3.4 物流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50-53页
    5.4 基于GRA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第53-56页
    5.5 结果分析第56-59页
6. 山东省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实证分析第59-69页
    6.1 制造业分类第59-60页
    6.2 山东省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60-66页
        6.2.1 山东省低技术制造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60-62页
        6.2.2 山东省中低技术制造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62-63页
        6.2.3 山东省中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63-64页
        6.2.4 山东省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内部效率分析第64-66页
    6.3 山东省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第66-69页
7. 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建议第69-73页
    7.1 制造业企业层面第69-70页
    7.2 物流企业层面第70页
    7.3 政府层面第70-7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8.1 结论第73-74页
    8.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特殊路况识别研究
下一篇:基于扶贫移民的白于山区镇域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定边县杨井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