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马克思与伯克特的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页
        1.4.3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创新之处第17-19页
2 马克思生态思想第19-28页
    2.1 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9-20页
        2.1.1 生产力快速发展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第19页
        2.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第19-20页
        2.1.3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条件第20页
    2.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0-22页
        2.2.1 古希腊哲学的自然观第20-21页
        2.2.2 中世纪哲学中的神学自然观第21页
        2.2.3 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第21页
        2.2.4 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第21-22页
    2.3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2-28页
        2.3.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第22-24页
        2.3.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第24-26页
        2.3.3 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和途径第26-28页
3 伯克特生态思想第28-38页
    3.1 伯克特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第28-30页
        3.1.1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第28-29页
        3.1.2 资本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第29页
        3.1.3 西方生态运动的兴起第29-30页
    3.2 伯克特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第30-31页
        3.2.1 马克思理论内在的生态思想第30页
        3.2.2 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成果第30-31页
        3.2.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盛行第31页
    3.3 伯克特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1-38页
        3.3.1 伯克特对马克思自然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重构第31-33页
        3.3.2 伯克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第33-35页
        3.3.3 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第35-38页
4 马克思与伯克特生态思想的区别和联系第38-48页
    4.1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伯克特生态思想的联系第38-40页
        4.1.1 人与自然的关系第38页
        4.1.2 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第38-39页
        4.1.3 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第39-40页
    4.2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伯克特生态思想的区别第40-45页
        4.2.1 马克思与伯克特生态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第40-41页
        4.2.2 马克思与伯克特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不同第41-42页
        4.2.3 对生态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同第42-43页
        4.2.4 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方式和主体的不同第43页
        4.2.5 亲生态社会模式实施路径的差异第43-45页
    4.3 马克思与伯克特的生态思想比较研究的意义第45-48页
        4.3.1 肯定伯克特生态思想的贡献第45页
        4.3.2 把握伯克特生态思想的局限性第45-47页
        4.3.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思想第47-48页
5 马克思与伯克特的生态思想比较研究的启示第48-51页
    5.1 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联系第48页
    5.2 重视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保护第48-49页
    5.3 发展绿色经济模式第49页
    5.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第49-51页
6 结论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约车平台服务公司的经营定位与民事责任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材词汇设置与学生交际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