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里氏木霉中Tmk3途径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说明及缩略词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第12页
    1.3 里氏木霉中主要纤维素酶及其作用机制第12-14页
    1.4 诱导因子及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诱导表达方式第14-15页
    1.5 里氏木霉中调控纤维索酶的转录因子第15-16页
    1.6 MAPK信号代谢途径第16-18页
    1.7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里氏木霉中tmk3的敲除和tmk3生理功能的研究第19-47页
    2.1 材料及方法第19-33页
        2.1.1 菌株第19-20页
        2.1.2 常用仪器设备第20-21页
        2.1.3 常用的培养基和溶液及配方第21-22页
        2.1.4 实验方法第22-33页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4页
        2.2.1 ⊿tmk3::pyr4敲除株的构建及验证第33-34页
        2.2.2 出发株和敲除株在不同碳源平板上表型分析第34-35页
        2.2.3 出发株和敲除株摇瓶及固态培养下生物量的测定第35-36页
        2.2.4 ⊿tmk3敲除株对渗透压抵抗性及细胞壁受损分析第36-38页
        2.2.5 出发株和⊿tmk3敲除株在液态和固态培养下纤维素酶酶活和蛋白的测定第38-40页
        2.2.6 出发株和⊿tmk3敲除株在转录水平上的分析第40-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三章 Tmk3对里氏木霉中纤维素酶合成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第47-7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7-58页
        3.1.1 菌株第47-48页
        3.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48页
        3.1.3 主要实验仪器第48页
        3.1.4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及其配方第48-49页
        3.1.5 主要实验方法及其原理第49-58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8-70页
        3.2.1 以麸皮为碳源探究激酶tmk3的组成型调控和诱导型调控第58-60页
        3.2.2 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探究tmk3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第60-63页
        3.2.3 酵母双杂交实验探究tmk3与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3-65页
        3.2.4 构建Tmk3与GFP融合蛋白探究激酶tmk3亚细胞定位第65-67页
        3.2.5 双分子荧光互互补实验(BiFC)探究tmk3与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第67-70页
    3.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性工笔人物画中蕾丝的创作表现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