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海棠诗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 | 第8-9页 |
二、宋代海棠诗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整体研究 | 第9页 |
(二)个案研究 | 第9-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宋代海棠诗的繁荣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宋代海棠诗的繁荣状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宋代海棠诗繁荣的背景 | 第13-17页 |
一、商品经济的繁荣 | 第13-15页 |
二、政治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三、园林艺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四、花卉比德思想的盛行 | 第17页 |
第三节 宋代海棠诗的发展阶段 | 第17-24页 |
一、海棠诗起源与初步发展 | 第18-19页 |
二、宋代海棠诗的发展阶段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宋代海棠诗的审美意蕴 | 第24-50页 |
第一节 形貌刻绘 | 第24-33页 |
一、花之色彩 | 第24-27页 |
二、花之香味 | 第27-29页 |
三、花之形态 | 第29-31页 |
四、花之姿韵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情感内涵 | 第33-38页 |
一、春光易老的伤感 | 第33-34页 |
二、漂泊他乡的思愁 | 第34-36页 |
三、感物寄怀的自况 | 第36-37页 |
四、家国兴亡的怅惘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品格意蕴 | 第38-40页 |
一、神仙贵品 | 第38-39页 |
二、幽独高洁 | 第39-40页 |
三、富贵天姿 | 第40页 |
第四节 宋代海棠诗的表现方式 | 第40-50页 |
一、摹物图貌,形神兼备 | 第40-42页 |
二、善用典故 | 第42-44页 |
三、与其他花木联用 | 第44-48页 |
四、缘物穷理,以议论入诗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宋代蜀海棠诗研究 | 第50-59页 |
第一节 宋代蜀地与蜀海棠 | 第50-51页 |
第二节 蜀海棠诗概况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宋代蜀海棠诗的内涵 | 第53-59页 |
一、蜀海棠繁盛景象的展现 | 第53-54页 |
二、文人心灵的深情寄托 | 第54-57页 |
三、家国兴亡的沉重哀诉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9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