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7页 |
英文摘要 | 第17-2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5-4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5-3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空白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5-39页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3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1.6 逻辑框架 | 第40页 |
1.7 论文安排 | 第40-4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43-63页 |
2.1 健康测量 | 第43-45页 |
2.2 代际经济支持的现状 | 第45页 |
2.3 代际支持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第45-48页 |
2.4 控制变量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第48-51页 |
2.5 代际经济支持影响因素 | 第51-54页 |
2.6 代际支持影响老年健康的机制 | 第54-55页 |
2.7 研究方法综述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63-73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63-64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64-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73-85页 |
4.1 数据来源及抽样方法 | 第73-76页 |
4.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76-77页 |
4.3 多因素实证分析-GHLM模型 | 第77-81页 |
4.4 多因素实证分析-Heckman-HLM模型 | 第81-82页 |
4.5 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图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老年人健康与代际经济支持现状 | 第85-103页 |
5.1 变量含义及变量处理 | 第85-86页 |
5.2 样本特征 | 第86-88页 |
5.3 样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 | 第88-89页 |
5.4 样本老年人家庭外的经济来源 | 第89-91页 |
5.5 样本老年人家庭经济支持状况 | 第91-95页 |
5.6 样本老年人获得精神慰藉状况 | 第95-96页 |
5.7 情感慰藉与各因素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图 | 第96-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经济支持健康效应研究 | 第103-135页 |
6.1 变量的选择及含义 | 第103-104页 |
6.2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104-105页 |
6.3 经济支持对于ADL的健康效应检验 | 第105-110页 |
6.4 经济支持对于慢性病的健康效应检验 | 第110-115页 |
6.5 经济支持对于抑郁症的健康效应检验 | 第115-120页 |
6.6 经济支持对于生活满意度的健康效应检验 | 第120-125页 |
6.7 经济支持对于自评健康的健康效应检验 | 第125-130页 |
6.8 分样本回归结果 | 第130-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七章 经济支持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5-155页 |
7.1 变量选择及变量含义说明 | 第135-137页 |
7.2 代际经济支持的对比分析 | 第137-144页 |
7.3 模型识别 | 第144-146页 |
7.4 全样本回归结果 | 第146-149页 |
7.5 分样本回归结果 | 第149-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八章 经济支持与健康双向因果关系机理研究 | 第155-167页 |
8.1 代际经济支持影响健康的机理 | 第155-161页 |
8.2 健康等因素影响经济支持的机理 | 第161-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67-173页 |
9.1 本研究的方法学及指标 | 第167-169页 |
9.2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69-17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73-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193页 |
致谢 | 第193-19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5-197页 |
附件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