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越战电影生命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越战电影与生命观 | 第11-22页 |
第一节 越战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11-17页 |
一、越战电影的产生 | 第11-13页 |
二、越战片的分类与发展 | 第13-17页 |
第二节 生命观与电影 | 第17-22页 |
一、西方生命美学中的生命观 | 第17-19页 |
二、电影艺术中的生命观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越战电影中的生命意识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消解 | 第23-26页 |
一、生命个体 | 第23-25页 |
二、被抹杀的个体意识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生命绝境中的理性认识 | 第26-29页 |
一、生命绝境中的深厚友情 | 第27-28页 |
二、人性的复归与生命的尊严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生命的超越与回归 | 第29-33页 |
一、生命的悲壮与共鸣 | 第30-31页 |
二、人性的超越与回归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越战电影对生命价值的揭示方式 | 第33-43页 |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不同表达 | 第33-36页 |
一、美国人眼中的越南 | 第34-35页 |
二、“反战”与“反思”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死亡方式的选择及其象征意义 | 第36-43页 |
一、自然生命的消亡 | 第37-39页 |
二、精神生命的丧失 | 第39-40页 |
三、社会生命的消失 | 第40-43页 |
第四章 越战电影的影像语言及其生命意蕴 | 第43-52页 |
第一节 视点镜头 | 第43-47页 |
一、视点镜头的理论基点 | 第44-45页 |
二、视点镜头中的人性表达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色彩渲染 | 第47-49页 |
一、色彩的再现与还原 | 第47-48页 |
二、色彩的变形与象征 | 第48-49页 |
第三节 语言与音响 | 第49-52页 |
一、诙谐、写实的语言艺术 | 第49-50页 |
二、战争语境中的特殊音效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