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爱弥儿》教育乌托邦的反思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过度乌托邦:教育理想的不当超越第17-24页
    第一节 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第17-19页
        一、教育理想的内涵第17页
        二、教育理想的价值第17-19页
    第二节 教育理想的限度第19-21页
        一.教育者第19-20页
        二.受教育者第20页
        三.教育中介第20-21页
    第三节 教育的过度乌托邦是对教育理想的不当超越第21-24页
        一、适度乌托邦是教育之需第21页
        二、过度乌托邦是对教育理想的不当超越第21-24页
第三章 《爱弥儿》教育过度乌托邦的表现第24-34页
    第一节 教育环境突出预设性第24-26页
        一、爱弥儿成长环境构设的自由化第24页
        二、爱弥儿性格养成期营造的温室化第24-26页
    第二节 教育者强调唯一性与全能性第26-28页
        一、“一对一”的独立教学第26-27页
        二、塑造集众多门类于一身的全能型教师第27-28页
    第三节 教育措施显现单一性第28-31页
        一、注重遵循发展规律,引导的力量重视不够第28-29页
        二、重视直接经验的效用,间接经验的学习有待加强第29-30页
        三、倚重自然后果法,缺乏直接的语言说教第30-31页
    第四节 教育对象注重顺从性第31-34页
        一、程式化选定教育对象第31-32页
        二、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第32-34页
第四章《爱弥儿》教育过度乌托邦的后果第34-46页
    第一节 教育环境的作用难以发挥第34-36页
        一、教育环境乌托邦化,学生积极适应能力的缺失第34-35页
        二、教育惩罚失当,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第35-36页
    第二节 教育者负重前行第36-39页
        一、必要的堂课缺失,教师的日常教学难以进行第36-38页
        二、教育者被赋予多重角色,面临巨大压力第38-39页
    第三节 教育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第39-43页
        一、教育对象的发展低于预期的进度第39-40页
        二、知识积累的范围变小第40-42页
        三、教育措施的可推广性有待商榷第42-43页
    第四节 教育对象社会适应性不强第43-46页
        一、教育对象缺乏适应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力第43-44页
        二、教育对象沦为社会的边缘人第44-46页
结语:《爱弥儿》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肾透明细胞癌术后高病理分级预测因素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