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极端主义与极端主义犯罪 | 第14-32页 |
(一) 极端主义的定义 | 第14-16页 |
1. "极端"与"主义"的汉语词源考 | 第14-15页 |
2. 法律规范中"极端主义"的含义 | 第15页 |
3. 学界关于"极端主义"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极端主义犯罪的界定与分类 | 第16-25页 |
1. 极端主义犯罪的界定 | 第16-18页 |
2. 极端主义犯罪主要类型 | 第18-25页 |
(三) 极端主义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关系 | 第25-32页 |
1. 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犯罪 | 第25-26页 |
2. 极端主义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关系 | 第26-29页 |
3. 极端主义犯罪和恐怖主义犯罪之间罪名竞合问题 | 第29-32页 |
二、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状况 | 第32-48页 |
(一) 我国刑法中的极端主义犯罪 | 第32-37页 |
1. 我国极端主义犯罪立法模式 | 第32-33页 |
2. 我国刑法中涉及端主义犯罪的立法规定 | 第33-35页 |
3. 对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评述 | 第35-37页 |
(二) 国外典型国家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规定 | 第37-43页 |
1. 俄罗斯 | 第37-39页 |
2. 美国 | 第39页 |
3. 中亚国家 | 第39-41页 |
4. 欧盟国家 | 第41-42页 |
5. 典型国家极端主义犯罪立法对我国的借鉴 | 第42-43页 |
(三) 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8页 |
1. 缺乏系统的结构体系 | 第44页 |
2. 缺乏明确的犯罪界定 | 第44-45页 |
3. 缺乏严密的规制范围 | 第45-46页 |
4. 缺乏与《反恐怖主义法》的衔接 | 第46-47页 |
5. 缺乏针对性的刑罚设置 | 第47-48页 |
三、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 第48-57页 |
(一) 极端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 | 第48-50页 |
1. 在刑法中予以单列表述 | 第48-49页 |
2. 增强与《反恐怖主义法》的相互衔接 | 第49-50页 |
(二) 极端主义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 | 第50-53页 |
1. 明确相关犯罪概念和范围 | 第50-51页 |
2. 明确规定罪状和情节 | 第51-52页 |
3. 增设部分极端主义犯罪罪名 | 第52-53页 |
(三) 极端主义犯罪刑罚的完善 | 第53-57页 |
1. 从重处罚情节的设置 | 第53-54页 |
2. 增设"资格刑" | 第54-55页 |
3. 附加"财产刑" | 第55-56页 |
4. 增设从宽处罚情节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