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14-26页 |
2.1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演进 | 第14-15页 |
2.2 网络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2.3 频率划分 | 第16-18页 |
2.4 MAC层帧结构 | 第18-20页 |
2.4.1 帧格式 | 第18-19页 |
2.4.2 帧聚合 | 第19-20页 |
2.5 802.11媒体访问 | 第20-25页 |
2.5.1 载波侦听 | 第20-22页 |
2.5.2 退避机制与基本访问模式 | 第22-23页 |
2.5.3 隐藏节点与RTS/CTS模式 | 第23-24页 |
2.5.4 媒体访问过程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信道绑定下的MAC层协议研究 | 第26-37页 |
3.1 信道绑定技术 | 第26-28页 |
3.1.1 信道绑定分析 | 第26-27页 |
3.1.2 主次信道划分 | 第27-28页 |
3.2 动态带宽 | 第28-32页 |
3.2.1 主次信道独立CCA检测 | 第28-29页 |
3.2.2 大带宽下的基本访问模式 | 第29-31页 |
3.2.3 大带宽下的次信道隐藏节点问题 | 第31-32页 |
3.3 互操作和共存 | 第32-35页 |
3.3.1 OBSS扫描与BSS的建立 | 第33-34页 |
3.3.2 信道切换机制 | 第34-35页 |
3.4 PCO模式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下一代WLAN非连续信道绑定研究 | 第37-48页 |
4.1 非连续信道绑定 | 第37-41页 |
4.1.1 非连续信道绑定背景 | 第37-38页 |
4.1.2 备用主信道(APCH) | 第38-39页 |
4.1.3 两种信道扩展方案 | 第39-41页 |
4.2 非连续信道绑定性能分析 | 第41-45页 |
4.2.1 非连续信道绑定等效带宽 | 第41-44页 |
4.2.2 非连续信道绑定吞吐量分析 | 第44-45页 |
4.3 基于非连续信道绑定的RTS/CTS机制的改进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一种基于信道绑定的双重退避机制 | 第48-57页 |
5.1 主辅信道双重退避机制 | 第48-51页 |
5.2 主辅信道双重退避机制的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5.2.1 仿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2页 |
5.2.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5.3 OBSS场景下的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