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9-17页 |
| 第一节 自由心证制度概述 | 第9-12页 |
| 一、自由心证的概念 | 第9-10页 |
| 二、自由心证的性质和基本要求 | 第10-11页 |
| 三、自由心证的价值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自由心证制度形成的哲学考量 | 第12-17页 |
| 一、康德的认识论对自由的辨析 | 第13-14页 |
| 二、康德的实践论对自由的辨析 | 第14-17页 |
| 第2章 现代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17-27页 |
| 第一节 域外早期自由心证的历史发展 | 第17-18页 |
| 一、古典自由心证制度 | 第17页 |
| 二、中世纪时期 | 第17-18页 |
| 三、近代自由心证制度 | 第18页 |
| 第二节 域外现代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制度评析 | 第18-27页 |
| 一、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制度的现代发展 | 第20-23页 |
| 二、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制度的现代发展 | 第23-24页 |
| 三、现代自由心证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 第24-27页 |
| 第3章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自由心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7-32页 |
|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自由心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 一、自由心证制度之建立是证据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 第28页 |
| 二、法官独立的现实性需要自由心证制度来保障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自由心证制度的可行性 | 第29-32页 |
| 一、审判独立的司法原则可成为自由心证制度的宪法基础 | 第29-30页 |
| 二、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官其实已经有很多在实践着自由心证 | 第30页 |
| 三、我国裁判者的综合素质已经逐步提高 | 第30页 |
| 四、司法改革中相关理论为自由心证制度提供了保障 | 第30-32页 |
| 第4章 我国民事诉讼自由心证的制度设计 | 第32-40页 |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内部制约 | 第33-36页 |
| 一、逻辑规则和经验法则的统一形成对法官心证的制约 | 第33-34页 |
| 二、证明标准对心证的约束 | 第34-36页 |
| 第二节 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外部结构制度的设计 | 第36-40页 |
| 一、法官独立制度 | 第36-37页 |
| 二、证据与辩论材料保障制度 | 第37-38页 |
| 三、心证开示制度 | 第38-39页 |
| 四、心证的事后制约制度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注释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