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破产重整制度的涵义 | 第10-14页 |
(一) 破产重整制度的定义 | 第10页 |
(二) 破产重整产生的原因 | 第10-11页 |
(三) 破产重整中各类债权人的法律界定 | 第11-14页 |
1. 担保债权人 | 第11-12页 |
2. 职工债权人和税务债权人 | 第12页 |
3. 普通债权人 | 第12页 |
4. 小额债权人 | 第12-14页 |
二、破产重整中债权人的利益风险分析 | 第14-19页 |
(一) 破产重整启动程序中债权人的利益风险 | 第14-16页 |
1. 申请主体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4-15页 |
2. 重整申请的审查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5-16页 |
(二) 重整计划制定、通过、批准中的债权人利益风险 | 第16-18页 |
1. 重整计划制定的不同模式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6页 |
2. 重整计划表决分组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6-17页 |
3. 重整计划中法院的批准方式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7-18页 |
(三) 重整程序监督的不同模式影响着债权人的利益 | 第18-19页 |
1. 债权人委员会监督模式 | 第18页 |
2. 管理人监督模式 | 第18页 |
3. 法院监督模式 | 第18-19页 |
三、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构建 | 第19-25页 |
(一) 完善重整启动程序 | 第19-21页 |
1. 完善申请主体的申请条件和资格 | 第19-20页 |
2. 健全破产重整原因的构成要件 | 第20页 |
3. 完善重整申请的审查条件 | 第20-21页 |
(二) 完善重整计划相关程序 | 第21-23页 |
1. 健全重整计划草案制定主体的范围 | 第21-22页 |
2. 明确重整计划的表决分组方式 | 第22页 |
3. 完善重整计划草案的批准制度 | 第22-23页 |
(三) 对重整监督程序的完善 | 第23-25页 |
1. 健全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23页 |
2. 加强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权 | 第23-24页 |
3.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