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M商业银行违约风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问题、方法与框架第12-15页
        1.2.1 研究问题第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3 本文框架第13-15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2页
    2.1 流动性风险文献综述第16-18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6-17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7-18页
    2.2 信用风险文献综述第18-20页
        2.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8-19页
        2.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9-20页
    2.3 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银行违约风险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第20-22页
3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第22-35页
    3.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理论概述第22-28页
        3.1.1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第22页
        3.1.2 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2-23页
        3.1.3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指标体系第23-26页
        3.1.4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方法第26-28页
    3.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概述第28-33页
        3.2.1 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第28-29页
        3.2.2 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9页
        3.2.3 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第29-33页
    3.3 商业银行违约风险理论概述第33-35页
        3.3.1 银行违约风险的概念第33页
        3.3.2 银行违约风险度量方法第33-35页
4 基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M银行行业违约风险分析第35-48页
    4.1 银行业风险背景介绍第35-36页
    4.2 银行业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6-37页
    4.3 M银行行业相关风险的计量指标第37-39页
        4.3.1 违约风险的计量指标第37页
        4.3.2 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指标第37-38页
        4.3.3 信用风险的计量指标第38页
        4.3.4 影响银行违约风险的其他因素的计量第38-39页
    4.4 银行业违约风险计量模型的构建第39-40页
    4.5 银行业违约风险模型分析结果第40-46页
        4.5.1 银行业相关数据统计第40-41页
        4.5.2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相关关系分析第41-42页
        4.5.3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分析第42-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M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分析第48-55页
    5.1 M银行的背景介绍第48-49页
    5.2 M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影响关系分析第49-54页
        5.2.1 M银行流动性风险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分析第49-51页
        5.2.2 M银行信用风险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分析第51-52页
        5.2.3 M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共同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分析第52-54页
    5.3 案例小结第54-55页
6 降低M商业银行违约风险的对策第55-59页
    6.1 控制M银行流动性风险第55-56页
    6.2 控制M银行信用风险第56-57页
    6.3 建立健全M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第57-5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7.1 结论第59-60页
    7.2 局限性与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T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
下一篇:新型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