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低碳产业园区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第2章 现有标准体系比较研究 | 第11-16页 |
2.1 标准体系介绍 | 第11-13页 |
2.2 标准体系比较 | 第13-15页 |
2.3 标准体系启示 | 第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国内外产业园区优秀案例分析 | 第16-28页 |
3.1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 | 第16-18页 |
3.2 日本北九州生态城 | 第18-19页 |
3.3 中新天津生态城 | 第19-23页 |
3.4 苏州工业园区 | 第23-26页 |
3.5 案例启示 | 第26-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武汉市产业园区调研 | 第28-40页 |
4.1 武汉市产业园区布局 | 第28-29页 |
4.2 武汉市产业园区调研 | 第29-38页 |
4.2.1 江夏区大桥新区工业园 | 第29-32页 |
4.2.2 江夏经济开发区 | 第32-35页 |
4.2.3 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 第35-36页 |
4.2.4 硚口区都市工业园 | 第36-38页 |
4.3 武汉市产业园区的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武汉市低碳产业园区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64页 |
5.1 构建原则 | 第40页 |
5.2 构建方法 | 第40-41页 |
5.2.1 层次分析法 | 第40页 |
5.2.2 德尔菲法 | 第40-41页 |
5.2.3 专家咨询法 | 第41页 |
5.3 指标选择 | 第41-43页 |
5.4 指标说明及评分标准 | 第43-54页 |
5.5 权重确定 | 第54-58页 |
5.5.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54-55页 |
5.5.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5-56页 |
5.5.3 层次单排序 | 第56-58页 |
5.6 低碳等级的确定 | 第58-60页 |
5.6.1 标杆值确定 | 第58-59页 |
5.6.2 低碳等级的确定 | 第59-60页 |
5.7 主要产出 | 第60-6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表1中国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69-70页 |
附表2综合类生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70-71页 |
附表3湖北省工业园区低碳评价体系 | 第71-72页 |
附表4武汉市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 第72-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