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各国或地区抵押权顺位制度考察 | 第16-24页 |
第一节 顺位固定主义立法例 | 第16-20页 |
一、德国与瑞士顺位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二、德国法顺位固定主义及相关制度考察 | 第17-18页 |
三、瑞士法顺位固定主义及相关制度考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顺位升进主义立法例 | 第20-24页 |
一、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顺位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二、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顺位升进主义及相关制度考察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固定主义与升进主义之比较 | 第24-33页 |
第一节 顺位固定主义 | 第24-27页 |
一、采取顺位固定主义的利弊分析 | 第24-26页 |
二、顺位固定主义弊端的解决之道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顺位升进主义 | 第27-30页 |
一、采取顺位升进主义的利弊分析 | 第28-29页 |
二、顺位升进主义弊端的解决之道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对两种模式的评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抵押权顺位制度之现状与完善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我国抵押权顺位制度的立法、司法现状 | 第33-35页 |
一、对我国立法、司法现状的解读 | 第33-34页 |
二、我国目前立法、司法现状特点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抵押权顺位制度之选择与完善 | 第35-40页 |
一、我国学界观点一览 | 第35-36页 |
二、我国应当坚持抵押权顺位升进主义 | 第36-37页 |
三、对我国抵押权顺位升进主义的改善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