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8-9页 |
二、研究的价值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第一章 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英国法中“保证”的概念及辨析 | 第14-16页 |
一、保险法中的“保证制度” | 第14-15页 |
二、合同法中的“保证条款” | 第15-16页 |
三、保险法中“保证制度”与“陈述”的辨析 | 第16页 |
第二节 我国民商法中“保证”的概念及辨析 | 第16-19页 |
一、海上保险合同中的“保证制度” | 第17页 |
二、担保制度中的“保证” | 第17-18页 |
三、《保险法》中的“保证保险”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保证制度形成的历史基础及价值转变 | 第19-22页 |
一、保险制度的历史基础 | 第19-20页 |
二、保证制度的价值转变 | 第20-22页 |
第二章 《1906年海上保险法》保证制度的困境 | 第22-28页 |
第一节 《1906年海上保险法》保证制度的缺陷 | 第23-25页 |
一、保证的履行方式僵化 | 第23-24页 |
二、违反保证后缺乏救济措施 | 第24页 |
三、保证条款的范围难以确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保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软化 | 第25-28页 |
第三章 《2015年保险法》保证制度的变革 | 第28-41页 |
第一节 《2015年保险法》保证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28-37页 |
一、违反保证后保险人的赔付责任中止 | 第28-33页 |
二、违反保证可得到补救 | 第33-36页 |
三、废除“合同的基础”条款 | 第36-37页 |
第二节 《2015年保险法》保证制度的未尽事项 | 第37-41页 |
一、无法确定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 第37-38页 |
二、未建立识别特定风险的机制或规则 | 第38-39页 |
三、易与其他控制风险的条款相混淆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反思及完善 | 第41-55页 |
第一节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之解析 | 第41-47页 |
一、我国是否存在“保证制度” | 第41-42页 |
二、我国保证条款的特点以及与英国保证制度的异同 | 第42-44页 |
三、我国海事司法实践对保证条款的态度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47-50页 |
一、被保险人不存在可免除违反保证的情况 | 第47-48页 |
二、违反保证条款的行为无法被补救 | 第48页 |
三、保险人享有的合同解约权无需在合同订立时向被保险人说明 | 第48-49页 |
四、我国保证制度不完善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完善 | 第50-55页 |
一、对相关改革方案的评析 | 第50-53页 |
二、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完善方案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