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抗拔桩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抗拔桩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2.3 已有的数值模拟成果 | 第15-16页 |
1.2.4 已有的理论成果 | 第16-18页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微型抗拔桩试验 | 第19-29页 |
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2.2 光伏支架基础主要形式 | 第19-20页 |
2.3 试验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第20-22页 |
2.3.1 试验概况 | 第20页 |
2.3.2 试验方案 | 第20-22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2.4.1 轴力沿微型桩长度的分布 | 第23-24页 |
2.4.2 侧摩阻力沿微型桩长度的分布 | 第24-27页 |
2.4.3 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27-28页 |
2.5 试验结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桩型微型桩承载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29-39页 |
3.1 试验概况 | 第30-32页 |
3.1.1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3.1.2 模型桩的制备及试验加载方案 | 第31-32页 |
3.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3.2.1 不同桩长 -s曲线分析 | 第32-33页 |
3.2.2 不同桩径 -s曲线分析 | 第33-34页 |
3.3 微型桩轴力与侧摩阻力分布规律分析 | 第34-36页 |
3.3.1 微型桩轴力分布规律 | 第34-35页 |
3.3.2 桩周侧摩力分布规律 | 第35-36页 |
3.4 不同桩型受力破坏特征 | 第36-37页 |
3.5 不同桩型的选择对比 | 第37-38页 |
3.6 结论 | 第38-39页 |
第4章 抗拔桩承载机理及有限元分析 | 第39-50页 |
4.1 等截面抗拔桩的破坏形态 | 第39页 |
4.2 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4.2.1 圆柱形剪切破坏时的等截面抗拔桩承载力计算 | 第40页 |
4.2.2 复合剪切面破坏时的等截面抗拔桩承载力计算 | 第40页 |
4.2.3 规范中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40-41页 |
4.3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41-42页 |
4.4 单元选取与划分 | 第42-43页 |
4.5 接触方式的确定 | 第43页 |
4.6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43-44页 |
4.7 模型建立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4.7.1 微型桩有限元模型 | 第45-46页 |
4.7.2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7.3 结论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