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权益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13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 二、研究价值 | 第7-8页 |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8-9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墓地权属及保护现状 | 第13-25页 |
| 一、墓地的概念 | 第13-16页 |
| (一) “墓地”的词源 | 第13-15页 |
| (二) 墓地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二、我国墓地权属现状 | 第16-19页 |
| (一) 城市墓地权属现状 | 第16-17页 |
| (二) 农村墓地权属现状 | 第17-19页 |
| 三、我国墓地权属保护现状 | 第19-25页 |
| (一) 制定法对墓地权益的保护 | 第19-23页 |
| (二) 习惯法对墓地权益的保护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墓地权益关系 | 第25-35页 |
| 一、墓地权益关系的定性 | 第25页 |
| 二、墓地权益关系的主体 | 第25-28页 |
| (一) 墓地权益关系主体概述 | 第25-26页 |
| (二) 墓地权益关系主体的界定 | 第26-28页 |
| 三、墓地权益关系的客体 | 第28-32页 |
| (一) 墓地权益关系客体概述 | 第29页 |
| (二) 墓地权益关系客体的界定 | 第29-32页 |
| 四、墓地权益关系的内容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古今中外墓地权益保护制度经验 | 第35-46页 |
| 一、我国清代对墓地权益的保护 | 第35-39页 |
| (一) 墓地的取得方式 | 第35-36页 |
| (二) 墓主的权能 | 第36-38页 |
| (三) 墓邻关系 | 第38-39页 |
|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墓地权益的保护 | 第39-41页 |
| (一)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 第40页 |
| (二) 祭祀利益的保护 | 第40-41页 |
| 三、国外墓地制度及权益保护 | 第41-46页 |
| (一) 日本墓地制度及权益保护经验 | 第42-43页 |
| (二) 韩国墓地制度及权益保护经验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墓地权益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46-55页 |
| 一、立法制度的完善 | 第46-52页 |
| (一) 墓地权益关系主体的立法完善 | 第46-47页 |
| (二) 墓地权益关系客体的立法完善 | 第47-51页 |
| (三) 墓地权益关系内容的立法完善 | 第51-52页 |
| 二、执法制度的完善 | 第52页 |
| 三、司法制度的完善 | 第52-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