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TP的车轮踏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 | 第10-14页 |
1.1.1 被动式光学三维测量 | 第10-11页 |
1.1.2 主动式光学三维测量 | 第11-14页 |
1.2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原理 | 第18-27页 |
2.1 FTP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2 相位解包算法 | 第20-23页 |
2.3 相位-高度的映射关系 | 第23-27页 |
第3章 滤波方法研究 | 第27-39页 |
3.1 FTP的测量范围 | 第27-28页 |
3.2 几种典型的滤波窗设计 | 第28-33页 |
3.2.1 圆形窗 | 第28-29页 |
3.2.2 汉宁窗 | 第29页 |
3.2.4 超高斯窗 | 第29-30页 |
3.2.5 滤波性能的比较 | 第30-33页 |
3.3 S域变换滤波 | 第33-36页 |
3.3.1 S变换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3.3.2 S变换滤波实验 | 第34-36页 |
3.4 正交椭圆滤波窗滤波 | 第36-39页 |
3.4.1 正交椭圆滤波窗及倾斜条纹光栅 | 第36-37页 |
3.4.2 正交椭圆滤波方法的应用实验 | 第37-39页 |
第4章 投影仪标定技术研究 | 第39-50页 |
4.1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39-42页 |
4.2 摄像机标定 | 第42-43页 |
4.3 畸变模型 | 第43-44页 |
4.4 投影仪标定 | 第44-50页 |
4.4.1 投影仪模型 | 第44页 |
4.4.2 标定图像采集 | 第44-45页 |
4.4.3 图像矫正 | 第45-46页 |
4.4.4 投影仪标定参照物坐标计算 | 第46-47页 |
4.4.5 标定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第5章 车轮踏面缺陷检测 | 第50-62页 |
5.1 测量系统设计 | 第50页 |
5.2 设备选型 | 第50-55页 |
5.2.1 图像采集设备选型 | 第50-54页 |
5.2.2 投影仪设备选型 | 第54-55页 |
5.3 图像预处理 | 第55-59页 |
5.3.1 偏振滤光法抑制踏面强反射光 | 第55-57页 |
5.3.2 零频频谱消除 | 第57-59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59-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