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一、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二、域外高职本科办学模式实践研究 | 第13-17页 |
三、云南省高职本科办学模式实践研究 | 第17-2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6-27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26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26页 |
三、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理论探究 | 第27-43页 |
第一节 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 第27-31页 |
一、高职本科 | 第27-28页 |
二、办学模式 | 第28-30页 |
三、高职本科办学模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一、个性化 | 第32页 |
二、多样化 | 第32页 |
三、特色化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33-36页 |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途径 | 第33-34页 |
二、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高职本科院校办学的现实选择 | 第34-35页 |
三、特色发展、不断创新是高职本科院校办学的成功经验 | 第35-36页 |
第四节 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36-43页 |
一、系统论: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6-37页 |
二、高职本科办学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7-43页 |
第三章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43-66页 |
第一节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概况 | 第43-45页 |
一、历史沿革 | 第43-44页 |
二、学院现状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模式的内容 | 第45-49页 |
一、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主体 | 第45-46页 |
二、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定位 | 第46页 |
三、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职能 | 第46-48页 |
四、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组织架构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办学模式的成效 | 第49-56页 |
一、学历教育为核心,培养特色高职本科人才 | 第49-50页 |
二、依托专门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 第50-51页 |
三、立足地方,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项目 | 第51-55页 |
四、初步探索形成“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 第55-56页 |
第四节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56-60页 |
一、课程课时及类别特点不突出 | 第56-57页 |
二、职业培训与鉴定工种相对少 | 第57-58页 |
三、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 第58-59页 |
四、“三位一体”的融合度不高 | 第59-60页 |
第五节 云南师大职教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 第60-66页 |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 第61页 |
二、创造条件,依据社会需要逐步增加职业培训与鉴定工种 | 第61-62页 |
三、多举措并举,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 第62-63页 |
四、加强“三位一体”融合,提高办学模式运行效能 | 第63-66页 |
结论与反思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