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种质资源评价及查询系统的建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木耳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1.1 分类地位 | 第10页 |
1.1.2 形态结构 | 第10页 |
1.1.3 食药用价值 | 第10-11页 |
1.2 栽培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1-12页 |
1.3 DNA分子标记研究 | 第12-14页 |
1.4 食用菌菌株间拮抗研究 | 第14-15页 |
1.5 食用菌菌种保藏研究 | 第15-16页 |
1.5.1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重要性 | 第15页 |
1.5.2 食用菌菌种常用保藏方法 | 第15-16页 |
1.5.3 菌种保藏效果的鉴定 | 第16页 |
1.6“一区一馆五库” | 第16-17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菌株收集与鉴定 | 第18-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22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18-21页 |
2.1.2 主要仪器与工具 | 第2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菌种分离(组织分离) | 第22页 |
2.2.2 菌种保藏 | 第22页 |
2.2.3 拮抗试验 | 第22页 |
2.2.4 ITS序列分析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2.3.1 组织分离 | 第24页 |
2.3.2 拮抗试验 | 第24-26页 |
2.3.3 菌株DNA的ITS的电泳图谱 | 第26-27页 |
2.3.4 菌株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种质资源评价 | 第30-4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3.1.1 供试菌株 | 第30-31页 |
3.1.2 主要材料 | 第31页 |
3.1.3 培养基 | 第31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3.2.1 菌包制作 | 第31-32页 |
3.2.2 菌包培养 | 第32页 |
3.2.3 催芽管理 | 第32页 |
3.2.4 菌包挂袋 | 第32页 |
3.2.5 出耳管理 | 第32-33页 |
3.2.6 采收及晾晒 | 第33页 |
3.2.7 记录数据 | 第33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3.3.1 生物学特性比较 | 第33-35页 |
3.3.2 农艺性状统计与分析 | 第35-39页 |
3.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保藏方法研究 | 第41-51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1-43页 |
4.1.1 供试菌株 | 第41页 |
4.1.2 主要仪器与工具 | 第41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4.1.4 培养基 | 第42-43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4.2.1 PDA斜面保藏 | 第43页 |
4.2.2 木屑保藏 | 第43页 |
4.2.3 子实体保藏 | 第43页 |
4.2.4 孢子保藏 | 第43页 |
4.3 保藏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4.3.1 菌丝生长速度 | 第43页 |
4.3.2 菌丝分解木屑能力 | 第43页 |
4.3.3 孢子萌发速率及萌发率 | 第43-44页 |
4.3.4 漆酶酶活 | 第44页 |
4.3.5 蛋白酶酶活 | 第44-45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4.1 菌丝生长速度及菌落状态 | 第45页 |
4.4.2 分解木屑能力及菌丝浓密度 | 第45-46页 |
4.4.3 子实体保藏比较 | 第46-48页 |
4.4.4 漆酶活性 | 第48页 |
4.4.5 蛋白酶活性 | 第48-49页 |
4.4.6 农艺性状分析 | 第49页 |
4.4.7 孢子保藏比较 | 第49页 |
4.4.8 保藏方式相关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黑木耳种质资源库查询系统的建立 | 第51-54页 |
5.1 材料与软件 | 第51页 |
5.1.1 供试菌株 | 第51页 |
5.1.2 供试软件 | 第51页 |
5.2 方法 | 第51-53页 |
5.2.1 数据库建立 | 第51页 |
5.2.2 查询系统建立 | 第51-52页 |
5.2.3 数据添加 | 第52-53页 |
5.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A 菌包挂袋示意图 | 第60-66页 |
附录B 菌落状态 | 第66-68页 |
附录C 农艺性状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