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冲击下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度量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1 国内对证券市场风险度量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国外对证券市场风险度量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证券市场的风险概述 | 第18-25页 |
2.1 证券市场的风险度量 | 第18页 |
2.2 市场开放带来的风险冲击 | 第18-20页 |
2.2.1 资金流出风险 | 第18-19页 |
2.2.2 跨境监管政策风险 | 第19页 |
2.2.3 金融危机传导风险 | 第19页 |
2.2.4 汇率波动风险 | 第19-20页 |
2.3 传统的金融风险度量指标 | 第20页 |
2.3.1 标准差? | 第20页 |
2.3.2 灵敏度? | 第20页 |
2.4 现代金融风险度量指标 | 第20-22页 |
2.4.1 风险价值VaR | 第20页 |
2.4.2 条件风险价值CVaR | 第20页 |
2.4.3 期望损失ES | 第20-22页 |
2.5 风险价值VaR的计算 | 第22-23页 |
2.5.1 GARCH-M模型 | 第22页 |
2.5.2 半参数法 | 第22-23页 |
2.5.3 VaR的返回检测 | 第23页 |
2.6 事件研究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数据选取及GARCH模型建立 | 第25-31页 |
3.1 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 第25页 |
3.2 数据的基本统计学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正态性检验 | 第25-26页 |
3.2.2 平稳性检验 | 第26-27页 |
3.2.3 自相关性检验 | 第27-28页 |
3.2.4 异方差(ARCH)检验 | 第28-29页 |
3.3 GARCH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3.1 变量的构造 | 第29-30页 |
3.3.2 GARCH的构造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沪市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4.1 基于GARCH模型的风险价值VaR的计算 | 第31-34页 |
4.1.1 事前窗.各指数的VaR计算 | 第31-32页 |
4.1.2 事后窗.各指数的VaR计算 | 第32-34页 |
4.2 基于半参数法的风险价值VaR的计算 | 第34-35页 |
4.3 风险价值VaR的返回检验 | 第35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