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岛效应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第18-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 数据源概况第19-20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20-24页
3 研究理论与方法第24-28页
    3.1 地表温度反演理论与方法第24-26页
        3.1.1 热红外遥感理论第24页
        3.1.2 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第24-26页
    3.2 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分类方法第26-28页
        3.2.1 监督分类法第26-27页
        3.2.2 非监督分类法第27页
        3.2.3 决策树分类法第27-28页
4 南昌市地表温度变化及热岛特征研究第28-46页
    4.1 基于大气校正法的南昌市地表温度反演第28-31页
        4.1.1 辐射定标第28-29页
        4.1.2 地表比辐射率计算第29-30页
        4.1.3 黑体辐射亮度的计算第30页
        4.1.4 地表温度反演第30-31页
    4.2 南昌市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分析第31-34页
    4.3 南昌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分析第34-46页
        4.3.1 城市热岛强度等级划分第35-36页
        4.3.2 南昌市年际性热岛分布特征分析第36-38页
        4.3.3 南昌市季节性热岛分布特征分析第38-41页
        4.3.4 南昌市地表温度分布方向性分析第41-46页
5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分析第46-62页
    5.1 基于监督分类的南昌市土地利用分类第46-47页
    5.2 南昌市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特征分析第47-49页
    5.3 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第49-51页
    5.4 地表组成与地表温度的定量分析第51-62页
        5.4.1 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定量分析第51-54页
        5.4.2 水体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定量分析第54-57页
        5.4.3 建筑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定量分析第57-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6页
    6.1 主要结论第62-6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级像素的居民地自动提取研究
下一篇:关于具有地域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