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页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化维度理论综述 | 第12-21页 |
2.1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2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内容 | 第13-17页 |
2.2.1 权力距离 | 第13-14页 |
2.2.2 不确定性的规避 | 第14页 |
2.2.3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 第14-15页 |
2.2.4 男性化与女性化 | 第15页 |
2.2.5 长期-短期导向 | 第15-16页 |
2.2.6 纵容/自制 | 第16-17页 |
2.3 文化维度的其它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3.1 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 | 第17-18页 |
2.3.2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文化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2.3.3 爱德华·霍尔的时间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文化维度要素对中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 第21-28页 |
3.1 中俄价值观差异 | 第21-24页 |
3.1.1 社会等级观念的差异 | 第21-22页 |
3.1.2 对物质财富观念的差异 | 第22-23页 |
3.1.3 个人主义观念上的差异 | 第23-24页 |
3.2 中俄时间观差异 | 第24-28页 |
3.2.1 对过去、未来的时间导向差异 | 第24-25页 |
3.2.2 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3.2.3 一元时间制和多元时间制的差异 | 第26-28页 |
第4章 文化维度理论对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启示 | 第28-34页 |
4.1 文化维度理论对中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启示 | 第28-29页 |
4.1.1 权力距离维度对中俄商务交际的启示 | 第28-29页 |
4.1.2 不确定性的规避维度对中俄商务交际的启示 | 第29页 |
4.2 文化维度理论在中俄跨文化政治交际中的启示 | 第29-31页 |
4.2.1 权力距离维度对中俄政治交际的启示 | 第30页 |
4.2.2 纵容/自制维度对中俄政治交际的启示 | 第30-31页 |
4.3 文化维度理论对中俄跨文化教学中的启示 | 第31-34页 |
4.3.1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对俄语外教教学的启示 | 第31-32页 |
4.3.2 长期一短期取向维度对俄语外教教学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