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2 钢管混凝土柱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现状 | 第13-16页 |
1.3.1 抗震性能设计及其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内容 | 第14-16页 |
1.4 基于不同抗震设计方法的性能水平分类 | 第16-18页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钢管混凝土柱性能等级划分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刚度退化指标 | 第21-26页 |
2.2.1 刚度退化指标简述 | 第21-23页 |
2.2.2 刚度退化指标验证 | 第23-26页 |
2.3 钢管混凝土柱性能等级划分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材料子程序开发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5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基于纤维单元的钢管混凝土柱 | 第31-35页 |
3.2.1 ABAQUS软件简介 | 第31-34页 |
3.2.2 钢管混凝土柱的纤维单元 | 第34-35页 |
3.3 建立UMAT接口的材料子程序开发 | 第35-45页 |
3.3.1 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材料本构关系 | 第35-39页 |
3.3.2 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 | 第39-41页 |
3.3.3 子程序正确性验证 | 第41-45页 |
3.4 钢管混凝土柱模型验证 | 第45-49页 |
3.4.1 圆钢管混凝土柱构件模型验证 | 第45-47页 |
3.4.2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构件模型验证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 | 第50-75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 | 第50-54页 |
4.2.1 分析因素选择 | 第50-53页 |
4.2.2 钢管混凝土柱设计 | 第53-54页 |
4.3 圆形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指标值因素分析 | 第54-63页 |
4.3.1 圆形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数据统计 | 第54-57页 |
4.3.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与指标限值的影响因素 | 第57-63页 |
4.4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指标值因素分析 | 第63-73页 |
4.4.1 矩形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数据统计 | 第63-66页 |
4.4.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与指标限值的影响因素 | 第66-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抗震性能指标限值确定 | 第75-85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刚度退化指标限值计算公式建立 | 第75-76页 |
5.3 圆形钢管混凝土指标限值 | 第76-80页 |
5.3.1 基本完好刚度退化指标限值的计算 | 第76-77页 |
5.3.2 轻微损坏刚度退化指标限值计算 | 第77-78页 |
5.3.3 中等破坏刚度退化指标限值计算 | 第78-79页 |
5.3.4 指标限值统计 | 第79-80页 |
5.4 矩形钢管混凝土 | 第80-84页 |
5.4.1 基本完好刚度退化指标限值的计算 | 第80-81页 |
5.4.2 轻微损坏刚度退化指标限值计算 | 第81-82页 |
5.4.3 中等破坏刚度退化指标限值计算 | 第82-83页 |
5.4.4 指标限值统计 | 第83-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1 钢管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试验数据 | 第92-98页 |
附录2 自编钢管混凝土材料子程序 | 第98-108页 |
附录3 有限元设计柱构件具体参数 | 第108-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