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旋涡热量变送器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涡街流量计概述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31页 |
| 2.1 超声波旋涡热量变送器的工作测量原理 | 第15-18页 |
| 2.2 超声波旋涡热量变送器组成部分的研究 | 第18-21页 |
| 2.2.1 旋涡发生体的研究 | 第18-20页 |
| 2.2.2 探头和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20-21页 |
| 2.3 仪表系数K的修正 | 第21-23页 |
| 2.4 超声波旋涡热量变送器的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 2.5 相位差测量方法 | 第25-29页 |
| 2.5.1 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 2.5.2 幅值矫正算法 | 第27-28页 |
| 2.5.3 计算机仿真 | 第28-2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31-45页 |
| 3.1 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39页 |
| 3.1.1 超声波发射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3.1.2 放大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 3.1.3 外部旋涡复现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 3.1.4 整形放大输出 | 第36-38页 |
| 3.1.5 温度测量电路 | 第38-39页 |
| 3.2 服务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3页 |
| 3.2.1 利用温差发电技术的电源电路 | 第39-40页 |
| 3.2.2 显示红外通讯电路 | 第40-41页 |
| 3.2.3 M-Bus通讯电路的实现 | 第41-4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系统软件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45-57页 |
| 4.1 系统软件整体结构和功能 | 第45页 |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55页 |
| 4.2.1 超声波收发软件模块 | 第47-48页 |
| 4.2.2 流量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 4.2.3 温度信号A/D采集程序 | 第49-50页 |
| 4.2.4 系统自检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 4.2.5 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讯模块设计 | 第51-54页 |
| 4.2.6 显示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5章 超声波旋涡热量计的实验研究 | 第57-63页 |
| 5.1 静态标定实验 | 第57-60页 |
| 5.1.1 超声信号测试 | 第57-58页 |
| 5.1.2 静态仿真实验 | 第58-60页 |
| 5.2 流量测试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