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论文

国民政府会议效率研究(1928-1937)--以行政院会议与立法院会议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第13-17页
    三、研究对象第17-19页
    四、创新及不足第19-21页
第一章 会议缘起第21-26页
    第一节 会议的肇端第21-22页
    第二节 会议的发展第22-23页
    第三节 会议日臻完善第23-26页
第二章 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国民政府的会议理论及其实践第26-29页
    第一节 孙中山的会议思想第26-27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会议概览第27-29页
第三章 两院会议机制第29-39页
    第一节 行政院会议机制第29-34页
        一、职权第29-31页
        二、人员构成第31-32页
        三、会议规则第32-34页
    第二节 立法院会议机制第34-39页
        一、职权第34-35页
        二、人员构成第35-37页
        三、会议规则第37-39页
第四章 两院会议效率及中央政治会议效率第39-97页
    第一节 行政院会议效率第39-70页
        一、会议频次第39-42页
        二、议决议案类型第42-54页
        三、会议实效第54-70页
    第二节 立法院会议第70-92页
        一、会议频次第70-72页
        二、议决议案类型第72-80页
        三、会议实效第80-92页
    第三节 中央政治会议效率第92-97页
第五章 会议效率的制约因素第97-120页
    第一节 兼而不容:会议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第97-103页
        一、行政院会议绕过立法院会议第98-99页
        二、立法决策对行政实际的掣肘第99-101页
        三、行政院会议与立法院会议博弈第101-103页
    第二节 内在障碍:会议制度化孱弱第103-108页
        一、会议主体不平等第103-105页
        二、合议制“形合实独”第105-107页
        三、会议程序功能的异化第107-108页
    第三节 外在制约:会议决策人治化第108-120页
        一、两院会议决策第108-116页
        二、人治化中的差异化效率第116页
        三、会议与独裁表里如一第116-120页
第六章 理想化的会议机制与实践的巨大落差第120-131页
    第一节 会议开支浩繁第120-125页
    第二节 会议规程脆弱第125-127页
    第三节 会议困局第127-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图表目录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0页
后记第140-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认证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