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4 本文创新 | 第15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1.6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肺结节的CT图像分析 | 第18-24页 |
2.1 CT图像发展历史 | 第18页 |
2.2 CT成像原理和特点 | 第18-20页 |
2.2.1 CT成像原理 | 第18-19页 |
2.2.2 CT成像特点 | 第19-20页 |
2.3 肺结节CT图像表征及特点 | 第20-22页 |
2.3.1 肺结节CT图像特点 | 第20页 |
2.3.2 肺结节CT图像表征 | 第20-22页 |
2.3.3 肺结节病变过程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肺实质免疫分割算法的比较分析与改进 | 第24-41页 |
3.1 肺部CT图像预处理 | 第25-26页 |
3.2 肺部CT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的比较分析与改进 | 第26-34页 |
3.2.1 基于Otsu算法的肺部阈值分割 | 第26-27页 |
3.2.2 基于简单GA和Otsu算法的肺部阈值分割 | 第27-28页 |
3.2.3 面向肺部阈值分割的GA算法改进 | 第28-31页 |
3.2.4 面向肺部阈值分割的免疫算子设计 | 第31-33页 |
3.2.5 上述算法的实验性能比对分析 | 第33-34页 |
3.3 生成肺实质掩膜的算法设计 | 第34-37页 |
3.3.1 区域生长法生长出左右肺 | 第35-36页 |
3.3.2 填充空洞 | 第36页 |
3.3.3 初步获取肺实质图像 | 第36-37页 |
3.4 肺区边缘修补的算法设计 | 第37-40页 |
3.4.1 滚球法边缘修补 | 第39页 |
3.4.2 边缘修补后图像效果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肺结节检测算法的比较分析与改进 | 第41-61页 |
4.1 基本边缘算法检测肺实质图像分析 | 第41-47页 |
4.1.1 Sobel算子检测肺结节的分析 | 第41-42页 |
4.1.2 Log算子检测肺结节的分析 | 第42-43页 |
4.1.3 Prewitt算子检测肺结节的分析 | 第43-44页 |
4.1.4 Canndy算子检测肺结节的分析 | 第44-45页 |
4.1.5 Roberts算子检测肺结节的分析 | 第45-46页 |
4.1.6 上述检测算法的实验性能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4.2 特征点检测肺结节算法的比较分析与改进 | 第47-56页 |
4.2.1 基于Susan算法的肺结节ROI区域检测 | 第47-48页 |
4.2.2 Susan算法的检测效果分析 | 第48-52页 |
4.2.3 面向肺结节ROI区域检测的改进Fast算法 | 第52-53页 |
4.2.4 改进Fast算法的检测效果分析 | 第53-55页 |
4.2.5 Susan算法与改进Fast算法的实验性能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4.3 模糊分割法对肺结节检测的比较分析 | 第56-60页 |
4.3.1 基于FCM算法的肺结节ROI区域检测 | 第56-58页 |
4.3.2 FCM算法的检测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4.3.3 FCM算法与改进Fast算法的实验性能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肺实质图像的肺结节检测算法适用性分析 | 第61-69页 |
5.1 特殊形态肺部CT图像的检测分析 | 第62-65页 |
5.1.1 肺部上叶紧凑CT图像检测分析 | 第62-63页 |
5.1.2 肺部中叶紧凑CT图像检测分析 | 第63-64页 |
5.1.3 肺部下叶紧凑CT图像检测分析 | 第64-65页 |
5.2 大量肺部CT图像的检测分析 | 第65-67页 |
5.2.1 肺实质图像获取效果分析 | 第66页 |
5.2.2 肺结节ROI区域检测效果分析 | 第66-67页 |
5.2.3 算法整体检测时间分析 | 第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