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定性分析法 | 第10-11页 |
1.2.2 定量评价方法 | 第11-12页 |
1.2.3 非确定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影响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15-27页 |
2.1 高填方相关概念简述 | 第15-19页 |
2.1.1 机场高填方填筑体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高填方填料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高填方填筑体的施工工艺 | 第16页 |
2.1.4 高填方填筑体的级配 | 第16-17页 |
2.1.5 高填方体斜坡特征 | 第17-19页 |
2.2 降雨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19-21页 |
2.2.1 对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2 对边坡应力状态的影响 | 第20页 |
2.2.3 对边坡变形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填土体力学特征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 地震效应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5 地下水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2.5.1 地下水对边坡的物理作用 | 第25页 |
2.5.2 地下水对边坡的化学作用 | 第25-26页 |
2.5.3 地下水对边坡的力学作用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攀枝花机场稳定性分析应用 | 第27-58页 |
3.1 攀枝花机场概况介绍 | 第27-28页 |
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28-33页 |
3.2.1 数值分析软件 | 第28-29页 |
3.2.2 模型建立 | 第29-33页 |
3.2.3 渗流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33页 |
3.3 单因素分析法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应用 | 第33-50页 |
3.3.1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44页 |
3.3.2 地震对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3.3.4 填方高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 多因素分析法在攀枝花机场12 | 第50-55页 |
3.4.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3.4.2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方法简介 | 第51-53页 |
3.4.3 正交试验法在攀枝花机场12 | 第53-54页 |
3.4.4 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 第54-55页 |
3.5 综合分析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对达州机场的稳定性分析预测 | 第58-80页 |
4.1 达州机场地质概况 | 第58-59页 |
4.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4.2.1 数值分析软件介绍 | 第59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4.3 单因素分析法对达州机场某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应用 | 第60-75页 |
4.3.1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70页 |
4.3.2 填料力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3 填土密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第72-74页 |
4.3.4 地震对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 多因素分析法对滑坡的敏感性分析 | 第75-77页 |
4.4.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75页 |
4.4.4 正交试验在达州机场边坡稳定性预测敏感因素应用 | 第75-76页 |
4.4.5 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 第76-77页 |
4.4.6 小结 | 第77页 |
4.5 综合分析 | 第77-80页 |
第五章 高填方边坡防治建议 | 第80-82页 |
5.1 边坡防治的基本原则 | 第80-81页 |
5.2 建议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