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刑事和解的条件第9-13页
    一、四女故意伤害案第9页
    二、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自愿原则第9-11页
    三、刑事和解的主体第11页
    四、刑事和解的内容——仅限于民事责任事项第11-12页
    五、案例争议焦点分析第12-13页
第二章 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履行与监督第13-23页
    一、辛某故意伤害案第13页
    二、和解协议的达成和主持机关第13-18页
        (一)和解协议达成时约定的履行方式第13-16页
        (二)和解协议达成的主持机关应确定第16-18页
    三、履行刑事和解协议的赔偿问题第18-20页
        (一)赔偿标准应比照民事诉讼法中的赔偿标准第18-19页
        (二)赔偿方式可多元化第19-20页
    四、全面完善内部、外部双重监督体系第20-21页
    五、案例争议焦点分析第21-23页
第三章 达成和解后被害人反悔的解决第23-28页
    一、赵某交通肇事案第23页
    二、达成和解后被害人反悔的主要原因第23-24页
    三、刑事和解达成后被害人出现反悔情况的处理第24-27页
        (一)现有的一般处理形式第24-26页
        (二)预防被害人反悔的制度完善建议第26-27页
    四、案例争议焦点分析第27-28页
第四章 检察院对刑事和解案件作不起诉决定的处理第28-33页
    一、王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第28页
    二、刑事和解案件作“不起诉”决定的标准与审查第28-30页
        (一)刑事和解案件作不起诉决定的判定标准第28-30页
        (二)检察机关加强对刑事和解案件的审查第30页
    三、严格区别“私了”与刑事和解第30-32页
        (一)区别“私了”与刑事和解的必要性第30-31页
        (二)区别“私了”与刑事和解的方法第31-32页
    四、案例争议焦点分析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个人简历第36-37页
后记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草木染的品牌服装设计研究
下一篇: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服装消费者细分研究--以J品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