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基于IPv6协议的无线传感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协议栈适配层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异构网络接入问题上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本文组织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于IPv6协议的无线传感网技术概述与测试 | 第13-22页 |
2.1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2.2 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 | 第15-19页 |
2.2.1 RPL控制信息 | 第15-17页 |
2.2.2 RPL路由协议的拓扑结构 | 第17-19页 |
2.3 多节点下RPL协议的测试与验证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解决信息采集移动性问题的RPL协议改进 | 第22-31页 |
3.1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 | 第22-24页 |
3.1.1 节点移动性问题概述 | 第22-23页 |
3.1.2 IPv6无线传感网中节点移动性问题的详细分析 | 第23页 |
3.1.3 解决节点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移动性问题的主要途径 | 第23-24页 |
3.2 RPL协议改进 | 第24-28页 |
3.2.1 基于RPL的支持移动节点的协议改进 | 第24-25页 |
3.2.2 动态DIS管理过程 | 第25-28页 |
3.3 性能评估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IPv6无线传感网信息采集的组网方案设计 | 第31-47页 |
4.1 基于网关的IPv6无线传感网架构设计 | 第31-41页 |
4.1.1 架构于节点上的协议栈转换模型 | 第32-33页 |
4.1.2 面向无线传感网的IPv6协议栈精简 | 第33-35页 |
4.1.3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编寻址 | 第35页 |
4.1.4 面向IPv6的无线传感网网关设计 | 第35-37页 |
4.1.5 面向IPv6的网关信息处理 | 第37-41页 |
4.2 面向信息采集的IPv6无线传感网组网方案设计 | 第41-46页 |
4.2.1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的相关硬件设备 | 第41-43页 |
4.2.2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备功能代码的烧写 | 第43-44页 |
4.2.3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配置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信息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47-58页 |
5.1 基于IPv6无线传感网通过浏览器实现信息采集 | 第47-48页 |
5.2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通过CoAP协议获取节点信息 | 第48-53页 |
5.2.1 PC端通过CoAP协议获取节点信息 | 第48-50页 |
5.2.2 PC端对采取节点历史数据展示 | 第50-51页 |
5.2.3 数据阈值的设置 | 第51-53页 |
5.3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实现拍照功能终端配置 | 第53-57页 |
5.3.1 PC端控制节点拍照 | 第54-56页 |
5.3.2 移动端控制节点拍照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3-64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