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间》杂志的封面故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内容分析法 | 第14页 |
二、文本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三、理论分析法 | 第15页 |
四、文献参考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台湾《人间》杂志的封面故事 | 第16-34页 |
第一节 《人间》杂志的创办 | 第16-17页 |
一、《人间》杂志的创办背景 | 第16页 |
二、《人间》杂志的作者群体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人间》杂志的封面故事 | 第17-30页 |
一、《人间》杂志封面故事概述 | 第17-19页 |
二、《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特征 | 第19-30页 |
第三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评价与时代影响 | 第30-34页 |
一、《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评价 | 第30-31页 |
二、《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时代影响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图像解读 | 第34-51页 |
第一节 摄影图像的符号意义 | 第34-42页 |
一、摄影图像的“实指意义” | 第35-36页 |
二、摄影图像的“内涵意义” | 第36-38页 |
三、摄影图像的话语意义 | 第38-41页 |
四、摄影图像意义的文字语言补充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中图像的意义解读 | 第42-51页 |
一、纪实摄影图片的意识对象 | 第42-43页 |
二、纪实摄影照片的相似性和直接性 | 第43-44页 |
三、“意趣”与“刺点”的二元对立 | 第44-45页 |
四、《人间》杂志的封面故事中的符号学 | 第45-51页 |
第四章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图像与文字叙事 | 第51-69页 |
第一节 摄影图像叙事 | 第51-56页 |
一、摄影图像叙事概述 | 第51-52页 |
二、新闻图片的叙事特征 | 第52-53页 |
三、新闻图片的叙事效果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封面故事的图文叙事 | 第56-59页 |
一、封面故事的图文叙事概述 | 第56页 |
二、封面故事中的图片叙事 | 第56-57页 |
三、封面故事中的文字叙事 | 第57-59页 |
第三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中的图文叙事 | 第59-69页 |
一、《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中的多幅系列图片 | 第59-66页 |
二、《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中的文字报道 | 第66-69页 |
第五章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的主题表现 | 第69-77页 |
第一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表现的共性 | 第69-71页 |
一、表现具体事件的“真” | 第69-70页 |
二、讲述社会问题的“理” | 第70-71页 |
三、关怀弱势群体的“难” | 第71页 |
第二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主题表现借助的方式 | 第71-74页 |
一、符号的运用 | 第72页 |
二、灵活多样的设计风格 | 第72-73页 |
三、编辑思维的创新 | 第73-74页 |
第三节 《人间》杂志封面故事主题表现的个性化阐释 | 第74-77页 |
一、标题的个性化 | 第74-75页 |
二、图片符号的个性化 | 第75页 |
三、封面标题与纪实摄影图片的结合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95页 |
致谢 | 第95页 |